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袭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转变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2022-01-17更新 | 1202次组卷 | 236卷引用: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课时训练: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2 . 《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A.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B.确定了后世2000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
C.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
D.开始用军功授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
2020-01-16更新 | 492次组卷 | 107卷引用:2015-2016学年人民版高一必修1练习历史试卷27
3 . 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君主专制被颠覆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君权至上的后果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2019-01-30更新 | 7344次组卷 | 220卷引用: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课时训练: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4 . 在春秋末期,中原社会已经变得比较宽容柔和,崇尚优雅和尊严。但秦国长期与戎狄杂处,草原游牧文化中没有“民贵君轻”观念,更没有“为政以德”的仁德概念,以绝对服从为天职,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段材料揭示出
A.中原文化已经丧失了进取意识
B.秦文化传统具有专制集权色彩
C.中原文化传统具有自身局限性
D.中原文化与草原文明难以融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秦朝时制定的法律细密严苛,实行"轻罪重罚",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比较这二者的最大差别是
A.对犯罪的界定
B.立法的出发点
C.立法的完整性
D.打击犯罪的效果
2018-01-10更新 | 189次组卷 | 23卷引用:第7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一课一练(岳麓版必修一 )
6 . 秦始皇亲近法家,儒家没能占据统治者的主流体系,但在云梦秦简秦始皇时期的文献《为吏之道》中,对官吏的种种训导,恰恰充斥了儒家式的劝诫。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法家思想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儒家思想获得了进一步发展
C.下级官吏抵制中央坑儒政策
D.郡县制度未能得到儒家支持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专制”二字在中国古已有之,但近代意义的“专制”来自西方。清末,西方的“专制”、“君主”(立宪)、“共和”等政体理论通过梁启超、严复等人传入中国。他们指出,中国之所谓法.乃君主用以束缚臣民的工具,完全没有民主共和之意,虽历史上有明君贤相,成宪家法,也无法改变中国专制制度的总体属性。梁启超将中国专制归结为历史传统,有先秦“封建制度之渐革”.导致封建衰而专制起;也因秦汉以降“贵族政治之消灭”,历代社会等级间虽有流动,但民众的自由平等意识很薄弱;此外,“权臣”被“次第摧毁”,相权逐渐沦为帝王的“留声机”与“写字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据梁启超《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开明专制论》等


据材料概述梁启超所持的观点及其依据。(不得摘抄原句)
2017-11-0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双周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