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源于春秋战国的强 干弱枝政策到秦朝有了进一步发展。秦初并天下,丞相王绾等人提出立诸皇子到燕、齐、荆远地为王的建议;李斯认为“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主张“今海内一统,皆为郡县,天下安宁之术也”。秦始皇三十三年,博士齐人淳于越重提分封,再次被秦始皇和李斯打压下去。秦朝重法家思想,认为亲情不可靠,也忽略了当时仍然存在的封建思潮的力量。正如吕思勉先生所说:“秦灭六国,父兄有天下,而子弟为匹夫,在当时人视之,实为变局而非常理,故秦一亡而天下复分。”秦朝“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不信任臣下甚至是自家子弟,真正是彻底地实行了“强干弱枝”政策。秦朝强干弱枝的另一项举措是迁豪富。秦始皇二十六年,下令“徙天下富豪于咸阳十二万户”,这部分人主要是原东方六国奴隶主贵族残余势力,这一措施显然是对六国残存势力的进一步打击和控制,是削弱各种地方割据因素,巩固大一统中央集权的重要步骤。

——摘编自高晓荣《秦汉时期“强干弱枝”政策考论》


(1)根据材料,概括秦朝实施“强干弱枝”政策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实施“强干弱枝”政策的原因。
2022-10-20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列为中国古代历史著作目录一览表(节选)

第六章秦帝国的建立和秦末农民战争(前221~前207年)
第九章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社会进步和民族融合(220581年)
第十章隋朝统一帝国的再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581618年)
第十一章唐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618907年)
第十二章五代宋辽夏金时期各族联系的加强和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9071279年)
第十三章元朝的大一统(12711368年)
第十四章明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和资本主义萌芽(13681644年)
第十五章清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16441840年)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围绕材料,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依据整体材料或部分材料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说明。(要求:论题明确、论证清晰、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有学者认为,战国秦汉之际,华夏范围内东西之间存在巨大文化差异,秦统一后,将秦的制度强制推行到东方;西汉初年,汉廷与关东诸侯国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汉武帝时局面得以改变。这说明
A.大一统制度消除了地区文化隔阂B.战国秦汉之际政治格局的连续性
C.郡国并行制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D.政治重心的转移有利于巩固统治
2022-03-13更新 | 803次组卷 | 8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