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央集权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上表是由著名史学家李学勤、郭志坤主编的《细讲中国历史》(全套12册)标题(节选),对应中国古代史上十二个时期。请选择其中一个标题,运用具体史实对标题予以阐述并指出其对应时期。(要求,论证奈分,中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2-01-12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泾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B卷)
2 . 汉武帝是以“雄才大略”而著称的帝王。同时代的经学家刘歆有云:“(武帝)招集天下贤俊,与协心同谋,兴制度,改正朔,易服色,立天地之祀。建封禅,殊官号,存周后,定诸侯之制,永无逆争之心,至今累世赖之。”与这段评价无关的举措是(     
A.诏令官员举荐人才B.消除地方势力的隐患
C.提高商人政治地位D.设立中外朝加强君权
2022-01-10更新 | 213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渔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汉武帝时期,河套和河西广大地区纳入汉朝统治版图。此后,朝廷在这些地区兴办学校,传授儒家思想。这一举措
A.解决了王国问题B.确立了儒学正统C.促进了文化认同D.消灭了边患危机
2021-09-02更新 | 567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九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元朝各行省总揽地方事务,但行省内部实行专人负责制和圆署会议制,行省长官受同僚协助或制约。这说明元朝
A.行政效率降低B.君主专制强化C.内部动乱消除D.中央权力加强
2021-09-02更新 | 515次组卷 | 6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九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验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的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质,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带“竞争性”。与明清之“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迥然不同……第二帝国带扩张性,而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材料二   事实上,行省在具有地方最高官府性质的同时,仍然长期保留着代表朝廷分驭各地的使命,仍然长期保留着朝廷派出机构的部分性质。元人有时还把行省称为“外廷”和“政府”。这正反映了行省所具有的二重性质。行省官恃宰相名分,兼握财赋、兵甲诸权,是元行省权重的形象写照。至元二十八年前后,元廷制订了一整套比较严密的政策,将行省权力规范在大而不专的模式内。这种政策和规则对行省制的性质及功用,都是至关重要的。

——摘编自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帝国”在政治结构、经济格局和选官制度方面与“第一帝国”相比,发生的主要变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行省的“二重性质”,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行省制度的作用。
6 . 宋初实行“官、职、差遣”相分离的职官制度,省、部、寺、监只备员无职掌,而在正官之外别设差遣以掌其事,正官用以决定官员的俸禄,差遣才是官员的实际职务。正官有文、武两套资序,泾渭分明,而差遣则较为复杂,有的专门委任文官,也可文武兼任。这套制度(     
A.导致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B.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提高了宋朝官员的行政效率D.利于加强对宋朝官员的管控
7 . 宋神宗年间对路级监司有了新的规定,公元1019年宋神宗下诏:“改任权发遣淮南东路提点刑狱范百禄知唐州,以(范)百禄与知扬州鲜于侁避亲故也”;熙宁八年,权提举河北路邢狱范渊与本路转运副使陈知俭有亲嫌而被改任差遣。这种规定
A.激化了社会矛盾B.净化了官场风气
C.有利于中央集权D.推动了地区交流
2022-01-03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北县中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元史》记载“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而元人赵天麟所说:“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由此可知元朝行省制度
A.行省长官有较大独立性B.君主专制统治达到顶峰
C.行省权力较大,但受到中央节制D.重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
9 . 元代在西藏确立统治之后,开始派官员清查户口,并在交通要道设置大小“甲姆”(驿站)。在第三次清查户口时,还增设一种“马甲姆”(兵站),负责吐蕃到内地道路的安全及秩序,并为军事行动提供方便。这些做法
A.强化了对西藏的管理B.保证了政令的顺畅通达
C.具有因俗而治的特点D.加重了西藏人民的负担
10 . 宋既“收其精兵”“制其钱谷”“稍夺其权”,又以转运使、提刑、提举常平、安抚使收夺州县诸权和监察地方官吏。这说明宋代
A.完成了国家大一统B.加强了相权
C.强化了君主专制D.加强了中央集权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