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央集权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知州原本称为“权知某军州事(别称‘州将’)”,乾德元年(963年)宋太祖“牧伯(知州)之缺,止令文臣权莅”,且“以京官权知,三年一替”。这些举措(       
A.强化了国家对地方的控制力B.导致了官僚机构的急速膨胀
C.削弱了地方州府的物质基础D.助长了因循守旧的政治风气
2 . 元代行省置丞相、平章、左右丞、参知政事等官职,其行政机构名称和官吏品秩与中枢相等,凡一省军国大事无所不领。据此可知,行省
A.长官不受中书省的节制B.导致地方势力过于弱小
C.长官与周代诸侯相类似D.代表中央分别管理地方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高昌地处吐鲁番盆地,是古时西域交通枢纽。高昌的东南面,大部分是汉族居住的农业区;其西北面则是我国历史上游牧民族活动的地区。贞观十四年八月,唐朝平定高昌,以其地为西州,州内设置了三郡、五县、二十二城,辖地户约八千、人口约三万七千。唐朝还在该地区采取了修建水利、设置官市、管理交通等一系列措施。到天宝年间,西州地区居民增至一万九千多户,人口增加至约四万九千,货物四至,客商云集。

——据《旧唐书·西戎传》等整理

材料二   近年,吐鲁番出土了大量从东晋到元代的古代文书,引起了学者注意。其中一份为民众自报的户籍文书,记载了某家庭的成员、授田等情况,文书后署“贞观十四年九月”。另一份是卜天寿所写的文本残卷,该文书大部分是其抄写的汉代经学大家郑玄注释的《论语》,卷后还附有绝句六首,另抄有《千字文》开头五句。抄本中有题记“(唐)景龙四年三月一日私学生卜天寿(抄)” “西州高昌县宁昌乡淳风里义学生卜天寿年十二”。

——摘编自马克章《西域汉语通行史》等


(1)利用材料一和材料二进行互证得出结论,并说明理由。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唐代在高昌地区采取一系列措施的历史意义。
4 . 《宋史》记载“诸府置知府事一人,州、军、监亦如之。掌总理郡政……。通判……建隆四年(963),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这反映出宋代政权机构设置的特点是(     
A.解决了中央与地方间矛盾B.君主专制权力呈现强化趋势
C.制约了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D.通过地方分权来加强中央集权
5 . 宋代设路级地方行政建制,并在各路建立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安抚司。时人评价说:“婚田税赋则隶之转运,狱讼经总则隶之提刑,常平茶盐则隶之提举,兵将盗贼则隶之安抚。是以事权归一而州县知所适从,民听不贰而词讼得以早决。”由此可知,宋代统治者旨在
A.分割相权,加强君权B.分权制衡,提高效率
C.事权归一,消除割据D.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2021-09-26更新 | 595次组卷 | 2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嘉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朝形势图(1330年)

材料二   “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中书省)为表里,……以省官(中书省官员)出领其事……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诸行省用及(超过)千定(锭),必咨都省”“决大狱,质疑事……皆中书报可而后行。”“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摘编自(明)宋濂、王祎《元史》

材料三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邦联和永久联合条例》,即《邦联条例》经各州批准后正式生效。条例的主要内容:美国是由13个州组成的邦联制国家,各州保留其主权、自由和独立,以及其他一切未明文授予合众国国会的权力。第九条特别规定:如果没有得到9个州的同意,合众国国会不得擅自行使从经济、金融、法律到军队建设等多方面的权力。独立战争结束后,北美人民的经济状况并无明显的改善。相反,在17831786年,美国出现经济萎缩,纸币贬值,通货膨胀,捐税激增,使人民生活更加困难。于是他们对现状非常不满,不断举行起义。在国外,美国不仅受到西欧国家的轻视,而且还受到敌视。鉴于此,经过汉密尔顿和其他宪法支持者的共同努力,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取代邦联条例。这部宪法不仅确定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等宪法基本原则,还确立了联邦主义原则,从而使美国由“头脑听从四肢指挥”的邦联制发展到“四肢听从头脑指挥”的联邦制。

——摘编自周跃军《从邦联制到联邦制——评美国国家结构形式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朝行省制的特点,并简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三,简要说明美国邦联制的弊端,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87年国家结构形式变化对美国发展的意义。
(3)综上,谈谈你对国家治理问题的认识。
2022-12-18更新 | 259次组卷 | 3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广东专用)03
7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提到:“汉制郡县长官,例频避用本郡本县人。如是则中央政府既是绝对的代表全国性的,而地方政府却又竭力避免其陷于地方性。这样才可使大-统的局面,永远维持。”可见,汉代实行官员回避制度
A.加强了君主专制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导致地方行政效率低下D.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威胁
8 . 元朝突破了以前按照山川自然地形划分政区的传统做法,人为地将同一自然地理单元分割给若干个行省。这一变化
A.激化了国内民族矛盾B.削弱了中央集权
C.顺应了现实政治需要D.导致了冗官现象
9 . 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的一次群臣朝会,宰相张齐贤醉酒后上朝,冠冕不正,几乎捧倒殿上。御史中丞弹劾其失仪。张齐贤自辩系饮酒御寒至醉,并顿首谢罪。宋真宗说:“卿为大臣,何以率下?朝廷自有典宪,朕不敢私”,遂免其相。这一事件说明宋朝
A.君主对监察体制的维护B.御史监察范围不断拓宽
C.崇文抑武方针得到落实D.中央权力分割相互制约
10 . 唐、宋地方监察制度变迁表(部分)
设置特点
唐朝“因山川形便”而设,从初期的巡察使、按察使,最后变为节度使,无所不领。
宋朝“以天下土地形势”而设,跨越山水,互相渗透,近割远连。

这一变化
A.提高了地方政府的治理效率B.首次实现了按地理进行区划
C.实现了中央与地方权力制衡D.顺应了中央集权加强的趋势
2022-02-13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