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央集权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西汉朝廷对诸侯王葬制明确规定,不轨的诸侯王死后不能使用玉衣。考古资料表明西汉诸侯王、列侯的玉衣多用金缕玉衣,如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中的金缕玉衣,也有使用银缕、铜缕、丝缕者。由此可知,西汉
A.中央集权强化B.诸侯恪守朝廷制度规定
C.王国问题严重D.玉衣等级制度正式形成
2 . 某学者认为,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并非是对分封制的全盘否定,“推恩”与否由诸侯王自行决定。此外,汉武帝还将自己的儿子大肆分封。该学者意在说明,汉武帝通过此举
A.强化血缘关系对政治的影响力B.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C.缓和朝廷与诸侯王之间的矛盾D.使王国彼此分立并互相牵制
3 . 下表是元朝行省以下地方官员的设置情况,由此可知该举措
元朝行省以下地方官员的设置(部分)一览表
机关与官员执掌与任用
地方官路府鲁花赤一员(正职)知府或府尹一员掌府事
达鲁花赤一员(正职)州尹一员掌州事
达鲁花赤一员(正职)知州一员掌州事
达鲁花赤一员(正职)尹一员掌县事
注:达鲁花赤是蒙语,本义是镇守者、制裁者、掌印者,有如现代之中央特派员,负责监督各级的地方官,且规定只能由蒙古人和色目人担任,往往是各地的真正掌权者。
A.有利于民族之间的融合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是地方制度的重大变革D.效仿于辽朝南北面官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资治通鉴》记载:唐“边帅……不久任,不遥领,不兼统,功名著者往往入为宰相。”最初节度使只掌管军务,另设掌钱粮的度支使、管屯田的营田使,防区内的政事由刺史掌管。但玄宗后期,节度使开始兼领度支使、营田使,后来又兼采访使,采访处置使等。这种变化
A.成为安史之乱的根本原因B.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C.导致了地方权力过度膨胀D.说明了唐地方官制得到完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表为唐代前中期中央政府以年号为县名的县置一览表,据此可知,年号县名的设置
年号县名皇帝改名年代来历存续时间
武德县高祖武德二年改安昌县置619—907
武德四年改桂林县置621—742
乾封县高宗乾封元年改博城县置666—668
总章元年析长安县置668—702
登封县武则天万岁登封元年改嵩阳县置606—907
天宝县玄宗天宝三载改番禾县置744—764
大历县代总大历二年析延庸县置767—907

A.体现地方趋吉避凶的目的B.违背政治局势变化的需要
C.成为县置名命的主要方式D.扩大了朝廷的政治影响力
7 . 秦始皇统一后五次出巡郡县,每次在外的时间可能会超过半年甚至更长。汉初的皇帝却似乎不那么乐意外出。汉初皇帝很少出巡反映了
A.东方基本由宗室统治B.社会经济长期残破
C.奉行清静无为的政策D.刺史制度已经建立
8 . 唐初开始设置代表中央朝廷,衔命出使四方的使职,遣官员,例如贞观初年,“大使十三人巡省天下诸州,水旱则遣使”,设置观风俗使、巡察使、按察使、巡抚使等官员,逐渐变成正规官制之外的重要职务。这一措施的推行
A.导致了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B.促进三省体制的确立
C.提升行政效率加强地方管理D.带来冗官冗费的问题
2021-05-16更新 | 1902次组卷 | 19卷引用:重庆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北宋)金兵内侵,只中央汴京一失,全国瓦解,更难抵抗。唐代安史之乱,其军力并不比金人弱;唐两京俱失,州郡到处可以各自为战,还是有办法。作者意在论证
A.唐代藩镇制度的进步作用B.都城的区位选择意义重大
C.唐宋的地方治理互有得失D.宋朝强干弱枝的消极影响
2021-05-13更新 | 1084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陵县是指统治者为修建、保护帝陵和祭祀而设的特殊的县。西汉在长安周边设置陵县,并大量移民徙居。徙入陵县者,高祖时为齐、楚大姓,燕、赵、韩、魏之后及豪杰兼并之家;武帝时是郡国豪杰及赀三百万以上的;宣帝时是郡国吏、民赀百万以上和丞相、将军、吏二千石。这一举措旨在
A.强化皇室独尊地位B.笼络各地豪强势力
C.防范地方割据势力D.保持统治集团稳定
2021-05-13更新 | 542次组卷 | 14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