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央集权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2 道试题
1 . 元朝对地方大体采取:在汉族及某些边境地区,设置行省,以资控驭;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比如藏族地区,则直隶中央;同时,在适当的地区,配置皇子出镇,以加强控制。这说明元朝政府(     
A.把行省制推广到全国B.因地制宜加强地方管理
C.沿用西周分封诸侯之制D.大大强化了君主专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西汉初年,诸侯国多在边远地区。东汉时,诸侯王多被封在洛阳以东,且离洛阳皆近。其中,离洛阳最远者为河间国,2500里;离洛阳最近者为陈国,700里;其他王国离洛阳一般在1000里左右。东汉王国封域的变化(     
A.改变了郡国并行的局面B.扩大了郡县官员的职权
C.有助于王国问题的解决D.加强了中央的集权统治
3 . 宋朝武官仅拥一官号,中央在首都供给他们豪宅和丰厚的俸禄。比如某人是江苏督军,中央保留他江苏督军的名衔,但请他在中央住着。江苏省的事,另外派人去,派去的则是一位文臣。这就叫“知某州事”“知某府事”。该做法旨在
A.践行重文轻武理念B.强化中央集权
C.提高官员福利待遇D.巩固君主专制
2022-06-28更新 | 1611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苏轼指出:“方今天下……非有乱臣割据四分五裂之忧,而休养生息,常若不足于用。非有权臣专制擅作威福之弊,而上下不交,君臣不亲。非有四夷交侵边鄙不宁之灾,而中国皇皇,常有外忧。”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
A.对前代问题矫枉过正的结果B.崇文抑武方针造成兵力弱小
C.机构重叠导致行政效率低下D.加强中央集权所产生的弊端
2022-06-05更新 | 1692次组卷 | 20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全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5 . 汉文帝即位之初,首先在淮南国推行“易侯邑”政策,不久又发布“令列侯之国”诏,使淮南王舅父赵兼远离淮南而就国周阳,继而又使齐哀王舅父驷均和齐悼惠王十子都离开齐国,分别居于济北、济南二郡。这些举措
A.贯彻了“推恩令”政策B.削弱了诸侯国的力量
C.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矛盾D.稳定了汉初边境形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汉在长安城附近黄帝陵墓处设陵城,均设邑建县。起初,陵邑满足帝王建筑庞大陵园、保护陵寝以及祭祀的需要。景帝时迁徙豪强大族、政治权贵充实京畿,其主要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B.扩大军事防御C.提供人才储备D.维护封建礼制
2022-05-27更新 | 537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南三校2022届高三5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汉武帝时,朝廷命令世袭的侯的爵位应授给诸王的次子或弟兄。诸王之子和弟兄此时则能取得一定程度的独立,并在划定的某些地区内负责地方行政,但受中央监察。这
A.加强了封建专制皇权B.延续了抑制地方势力的思想
C.扩大了地方经济权力D.体现了中央对诸侯王的妥协
2022-05-24更新 | 54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史料记载.唐代前期实行“统收统支”的国家财政管理体制。其中,“统收”主要表现为租庸调、地税等国家税法的立法权和司法权都集中在中央;“统支”主要是指每年全国各级军政部门的财政支出项目和支出计划都由中央规划和安排,再下达地方政府执行。这主要反映了唐代
A.地方管理的优化B.中央集权的弱化
C.财政体系的落后D.国家治理的进步
2022-05-24更新 | 571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市第—中学2022届高三新高考信息卷(三)历史试题
9 . 据《汉书》记载,武帝时曾发生太子叛乱,司直田仁不闭城门,致太子得出。丞相刘屈氂欲斩田仁,御史大夫谓丞相曰:“司直,吏二千石,当先请,奈何擅斩之?”丞相释田仁。这表明汉代的御史大夫
A.依典为丞相提供施政建议B.职责是监察诸侯王和高官
C.执法深受黄老思想的影响D.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治理
10 . 西汉时期关中地区的田价比山东地区高,但粮食价格比山东地区低,而北方边境地区粮价最高、田价最低。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A.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匈奴对边境地区的侵扰
C.各诸侯国操纵地方物价D.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2022-05-23更新 | 506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