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央集权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朝的统治者充分吸取唐、五代弊政的历史教训,为了严密防范文臣、武将、女后、外戚、宗室、宦官等六种人专权独裁,制定出了一整套集中政权、兵权、财权、司法权等的“祖宗家法”。从太祖开始,用设官分职、分割各级长官事权的办法,将权力集中于皇帝,削弱了各级长官的权力。为防止宰相专权,设置了参知政事和枢密使,以分散其权力。为防止武将跋扈,首先解除其军权,授以虚衔,赋以厚禄;其次废除节镇支郡之制,委任京、朝官出任权知州事;在各州之上,又设监司和帅司,以监督知州,并分掌一路的民、财、兵、法等权,不用武将专制一路;武将一般只做统兵官,率领兵马。宋朝统治者的这些集权措施,都立之以法,而且日趋严密,甚至达到了细者越细,密者越密,举手投足,都有法禁的地步。

——摘编自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宋朝建立到仁宗时,全国兵额增加七八倍……军队大半来自招募。应募者要么是游手无籍之徒,要么是负罪亡命之辈。而且朝廷又往往因岁凶募饥民,遂使长大壮健者游惰,而留耕者胥老弱。如是久之,农村生产力日渐减削。且募兵终身在营伍,自二十以上至衰老,其间虽四十余年,实际可用者至多不过二十年。廪之终身,实际即是一卒有二十年向公家无用而仰食。宋兵制以厢军伉健者升禁卫,然卫士入宿(厢军精锐到禁军报到),即不自持被(被褥)而使人持之,给粮不自荷(搬运)而扉人(雇人)荷之。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1)根据材料,概括宋初兵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初兵制实施的影响。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晋南渡以后,主要依靠王导的支持。王导在政治上的主要措施,是给南北士族安排了经济上的利益。南方各级士族自然就是各级地主,其中强宗大族,如吴郡顾氏、陆氏,又共郡周氏,都是拥有部曲的大地主。王导定侨寄法,在南方士族势力较弱的地区,设立侨州、侨郡、侨县,安置北方逃来的士族和民众。侨州多至司、豫、兖、徐、青、并等六州,侨郡侨县为数更是繁多。这种侨州郡县大都在丹阳、晋陵、广陵等郡境内,形势上可以保卫建康。对东晋政权说来,是安置流亡士族,缓和南北士族间矛盾的重要措施。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二   宋朝建立后,社会阶级关系表现出不同于前代的一些新现象。贵族官僚按等级世袭占田制度,从唐朝中期起,开始瓦解。唐末农民战争,最后消灭了这一制度。宋代的地主阶级,主要是以购买土地的方式,来扩大土地占有。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方式主要是出租土地榨取实物地租。前代的劳役地租成为从属的、次要的剥削方式。隋、唐以来,门阀地主奴役着带有农奴身分的部曲、徒附,他们的户籍注在主人的名下。宋朝把客户(佃客)编入户籍,成为封建国家的编户,不再是地主的“私属”。宋朝以后的封建社会,基本上是延续了这样的经济关系。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东晋时期社会阶级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导定侨寄法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拓宋代阶级关系主要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4 . 郴州是历代郡、军路、府、署、市治所,地居要冲,山川秀丽,历史悠久。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郴州属楚地,楚设苍梧郡。秦代,置郴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为桂阳郡。西晋建兴三年(315年),分设桂阳郡、平阳郡。南朝陈天嘉元年(560年),又析桂阳郡地置卢阳郡。隋开皇九年(589年),统为郴州。后,时称桂阳郡,时称郴州。唐.天宝元年(742年),称郴州桂阳郡。贞元二十年(804年),始置桂阳监。五代后晋天福元年(936年),郴州改称敦州。后汉乾祜三年(950年),复称郴州。宋,为郴州军、桂阳军。元,为郴州路、桂阳路。明、清时,为郴州、桂阳州。民国26年(1937年)和29年(1940年),为湖南省第八和第三行政督察区。

——摘编自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郴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湖南乡镇简志.郴州市卷》

材料二   194911月,郴县专区成立,辖县为民国时的10县。次年,郴县专区更名郴州专区。1952年,郴州、零陵、衡阳三专区合为湘南行政区,驻衡阳办公。1954年,该行政区撤销,改设衡阳、郴县两专区,郴县专区增辖耒阳、安仁、新田、酃县(今炎陵县)4县。1958年,郴县城关镇改为郴县郴州市,专区驻郴州市。19593月,郴县专区改名郴州专区,开始频繁变动。资兴并入郴县,临武并入宜章,新田并入桂阳,蓝山、嘉禾合为蓝嘉,汝城、桂东合为汝桂。1962年,因诸种困难和矛盾,合并的县又分开。1963年,郴州市改为郴县郴州镇(县级)。1977年底,郴县郴州镇恢复为郴州市。

——摘编自郴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郴州市志19892005>第1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体制变化的因素,并分析其演变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建国以来影响郴州地区行政区划变动的因素。
2021-10-29更新 | 25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