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央集权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2 道试题
1 . 史家常用“内重外轻”和“外重内轻”论述中国历史上的集权与分权。“内”指中央政府和中央集权,“外”指地方政府和地方分权。由外重内轻引发割据,加速王朝瓦解的是(     
A.秦、西汉B.东汉、唐C.唐、北宋D.南宋、明
2022-11-18更新 | 1404次组卷 | 20卷引用:第一单元政治制度-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期中期末复习备考必刷题(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统一六国后,在郡内设置“监”这一官职。汉初,各地方不定期派遣御史去监察。经过汉初数十年的休养生息,至武帝时则"民则人给家足,都鄙縻间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又颁布“推恩令”,还三次大规模地出击匈奴,使匈奴远遁漠北。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这样,充分调动了中央与地方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实现了监察权与行政权相分离,基本摆平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因此完全意义上的纯监察制度是汉武帝时期的刺史六条察州制,故清顾炎武称"刺史六条为百代不易之良法"。

——摘编自史云贵《汉代刺史制度述论》

材料二   东汉建立之初,为迅速消灭割据,加强地方军政协调统一,以应战时需要,光武帝往往拜心腹重将为州牧(刺史),或委任原割据势力头目为州牧,以笼其心,祚其力。因战时经济政治的需要,光武帝还扩大了州牧对地方政务的参与权,并且自光武帝时,州牧在政务上也领导了郡守。不过,刘秀令州牧统兵、领郡县乃为迅速平定各地军阀割据混战之需要,其后,"遂罢州牧,复置刺史",然光武及继承者在剥夺州牧军权的同时,又进一步扩大了其行政权力,乃至后来又不得不在一部分乱州重新委任刺史领兵作战。这一时期,刺史、州牧虽有反复,但无论是州牧,还是刺史,其主要职能乃是地方官之治州抚民。东汉末年的州牧、刺史“内亲民政,外领兵马”,势大权重,跨州连郡,割据混战。

——摘编自史云贵《汉代刺史制度述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实行刺史制度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归纳汉代刺史制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从汉初到汉武帝时,一些大商人每年的收入都相当于食邑千户的封君。一般的封君甚至还要向他们“低首仰给”。他们操纵着盐铁业的经营,囤积大量的粮食和货物。他们的经济活动也影响到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这一现象(     

A.推动政府调整经济政策B.使汉武帝决心削弱相权
C.导致重农抑商政策产生D.是王国问题的经济基础
21-22高三·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275年,元朝根据云南少数民族较多的情况,在云南行省设立了宣慰司,“行省有政令则布于下,郡县有请则为达于省”。宣慰司的设立体现出元朝(     
A.注重协调行政管理关系B.因地制宜管理边疆
C.地方官府的自主权较大D.民族矛盾较为尖锐
2022-12-21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预测卷(二)(11页)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1-22高三·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学者张云在谈及古代某机构时认为:“(其)上承唐代之旧,下启明清之新,在历代中央政府的治藏机构中,也是颇具特色的一个,值得深入研究”。该机构应是(     
A.奴儿干都司B.理藩院C.行都指挥使司D.宣政院
2022-12-20更新 | 108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预测卷(四)(11页)
6 . 【基础知识汇总】宋元的国家制度
国家制度中央和地方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和发展1.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1)加强对地方行政、财政、军政的控制。
(2)分散机构权力,中央实行“____”制,地方设立四监司
(3)收精兵,抑制武将势力。
2.元朝实行____总理全国政务的中枢制度,地方实行____制度
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两宋进一步发展完善科举制,元科举制时断时续1.宋朝:
(1)采用____法和誊录法
(2)“取士不问家世”
(3)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2.元朝
(1)官员选拔部分保留了蒙古传统方式
(2)1313年颁科举诏,恢复科举制,但仍然时断时续
宋元官员管理制度严格1.考核制度:宋朝制定严格的标准考核官员。
2.监察制度:
(1)宋承唐制在中央设御史台,地方则划分路作为监察区
(2)宋朝监察制度的重要变化是____,御史拥有了谏官的议
事权,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
(3)元朝监察机构严密,中央设有____,地方设有行御史台、____
法律唐律对宋元法律影响深远1.宋朝基本沿用唐朝法律体系,制定的法律
(如《宋刑统》《天圣令》)多以唐律为蓝本。
2.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但在司法实践中仍广泛援
引唐律

2022-12-09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复习笔记06宋元时期-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中国古代史超清脉络期末复习必备笔记(统编版)
7 . 地方官制
____(十道)、________三级(稳定兼顾效率)
②节度使——安史之乱——藩镇割据
2022-12-0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复习笔记05隋唐时期-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中国古代史超清脉络期末复习必备笔记(统编版)
8 . 唐朝前期,国家税收由中央统收统支,地方无擅自支用国家税收的权力。安史之乱后,唐朝地方政府获得了原属中央财政的部分财权和税收。这一变化(     
A.直接导致唐王朝的覆灭B.体现了财政制度与时俱进
C.是藩镇割据产生的根源D.说明中央权威已逐渐下降
9 . 太初元年,汉武帝采纳臣僚建议,认为黄帝主土德,位居中央,“五行莫贵于土”,“五行莫贵于黄”,定汉以“土德”受命“以正月为岁首,而色上黄”。汉武帝此举意在( )
A.强化尊宗敬祖观念B.宣扬天人感应思想
C.继承先代文化传统D.彰显皇权正统地位
22-23高三上·福建·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至顺元年(1330年),元朝在各地设有十个行省,十省以外的地区直属中书省,如图所示。元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完善官员监察制度B.确立中央集权体制
C.分化丞相政治权力D.巩固大一统的局面
2022-10-10更新 | 157次组卷 | 3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纲要上)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