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央集权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北宋统治者将募兵发展为一种有意识的“养兵”政策,即所谓“不收为兵,则恐为盗”“饥岁莫急于防民之盗,而防盗莫先于募民为兵”。而北宋中期有人说:“天下之所以困,本于兵”“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这反映出
A.普遍招募方式组建军队开始于北宋
B.幕兵主要是为提高战斗力应对边患
C.募兵缘于稳定统治却成为财政负担
D.军费开支过大成为冗费出现的根源
2022-05-08更新 | 46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新高考模拟历史试卷(三)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京杭大运河的变迁

材料   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时期(隋唐时期、元代、清代)的大运河图。


图1

图2

图3

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运河图的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
2022-05-07更新 | 477次组卷 | 8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新高考模拟历史试卷(七)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山东行政区划

材料   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西周、西汉初期、元代)的山东行政区划图。



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山东行政区划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
2022-05-07更新 | 257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新高考模拟历史试卷(六)
4 . 史料记载,“汉并二十四郡,十七诸侯,方输错出,运行数千里不绝于道……转粟西乡,陆行不绝,水行满河”。当时“重装商贾,周流天下,道无不通”。这可用于说明汉代
A.交通促进了商品贸易发展B.商贾重利轻义思想较为浓厚
C.区域间长途贩运开始出现D.诸侯国割据的物质基础雄厚
2022-05-03更新 | 372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2022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模拟试题(一)
5 . "汉代郡治被视为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楷模。郡太守作为替皇帝巡守一方的大吏,上与皇帝剖符(虎符、竹使符,各执其半),有专断之威、典兵之权,下得自置吏属,行刑赏之格,管理可谓是无所不包,活脱脱是百姓的衣食父母。"材料意在说明
A.郡治制度对国家治理具有重要意义B.中央和地方在权力分配上实现平衡
C.地方权力过大埋下政治危机的隐患D.郡国并行体制完全被郡县体制取代
6 . 《史记》中有“世家”三十篇,记载了自西周至西汉初各主要诸侯国的兴衰历史。《汉书》则将汉代王侯勋臣一律编入“传”,删去“世家”一体。后来的一些史书沿袭了《汉书》的做法。这一变化可以看出(     
A.贵族政治遭到史家的封杀B.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C.社会主流思想的演变D.官修史书缺乏固定体例
2022-04-28更新 | 279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平原县第一中2022届学高三下学期模拟检测(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元代行省重大事务的议事程序如下:其一,长官拟定所议之事;其二,官员同堂议论;其三,长官综合所议做出裁决;其四,所有议事官员联名签字画押。这一做法
A.便于实现对朝政的控制B.对行省长官的权力有所制约
C.杜绝了官僚之间的内斗D.使行省议事的效率大幅提高
2022-04-26更新 | 507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文登新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中国古代国家对地方的治理不断进步。

材料一   


材料二   为加强边防,唐在沿边重镇设立节度使。节度使最初只掌兵权,后来总揽军、政、财、监之权,权重势雄,独霸一方。安史之乱后,藩镇“相望于内地”,“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喜则连衡(横)而叛上,怒则以力而相并”。

宋太祖即位后,革除前朝之弊,“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并采取派遣官员监察地方等多项措施,“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宋太宗时,节度使掌控的支郡也被收回,从此“无复领支郡者”。

元朝变革地方行政制度,设立行省。行省官员常以“藩大臣”和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镇守地方;凡行政号令和公文申禀,“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三

清朝前中期边疆治理的主要措施
中央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
东北设立东北三将军辖区,管辖奉天、吉林、黑龙江
东南统一台湾;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西南中央政府册封达赖、班禅;派遣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明确中央对西藏的管辖权。
西北先后平定准噶尔部及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在蒙古族地区设盟、旗两级进行管理;设伊利将军管理军政事务。

(1)依据材料一,分别指出西周与秦朝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名称,并比较两者内容上的不同。
(2)运用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材料二中唐、宋、元时期中央治理地方的措施并分析影响。
2022-04-26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文登新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宋朝开始建立的伦理道德规范,受异质文化的冲击,在元朝处于王纲解纽与重建的状态,这从元杂剧中人们对于爱情的自由追求并且常常成功的现象中就可看出。明初,有官员向朱元璋建言禁止“元氏旧俗”“以厚风化”,得到朱元璋赞同。这些现象主要说明元朝
A.理学的官方正统地位尚未确立B.戏剧社会教化的作用式微
C.社会文化的多元性和相对开放性D.理学日趋僵化导致纲常不正
10 . 元代建立后,元世祖在朝廷中设中书省,并由其管理全国政务。之后频繁派中书省宰执带相衔临时到某一地区负责行政或征伐事务。元世祖后期,行省具备“分镇方面”“方面之寄”权利,行省的治所多在水陆交通要道和军事要地。据此可知,元代行省的设置(       
A.改变了地方积贫积弱的现状B.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
C.顺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D.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治国理念
2022-04-22更新 | 708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