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央集权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2022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图是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在①②③④处填写对应的内容,正确的是(     
A.道—府州军监—郡守—转运司B.路—府州军监—转运司—通判
C.路—参知政事—郡守—节度使D.省—参知政事—节度使—巡抚
2022-11-29更新 | 849次组卷 | 16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汉高祖刘邦吸取历史教训,“惩戒亡秦孤立之败”而采取的措施是
A.推恩诸侯B.重农抑商C.设立中朝D.郡国并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元朝大部分行省的辖区相当于今天两到三个省的范围,远远超出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这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这种情况的出现是源于元朝
A.中央放弃郡县制度B.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C.蒙古贵族掌控政权D.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2021-05-10更新 | 469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辽东教学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汉初,朝廷允许诸侯在京师治邸(修建住宅),以便诸侯朝宿。元封元年,武帝打算定期祭祀泰山,以“古者天子五载一巡狩,用事泰山,诸侯有朝宿地”为由,下令诸侯治邸泰山下。武帝意在
A.遵循上古政治传统B.方便诸侯朝觐天子
C.加强对诸侯的控制D.减轻京师人口压力
6 . “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这一规定的目的是
A.增加税收B.恩泽贵族C.削弱王国势力D.削夺武将军权
7 .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有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愿陛下令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面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

材料三   宰相、丞相或相国之成为官名,始于春秋战国时代。齐国、秦国都有此官职作为国家最高行政长官,辅佐君主治理国家政事。秦汉时期的宰相,位高权重,相权与皇权的矛盾冲突,导致两汉皇帝不断调整、削弱宰相职权,结果就是以尚书台为代表的中朝官的崛起,国家行政权力的中心从三公逐渐转至三省。

——王成等《中国政治制度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三个主要环节。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朝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有何积极影响?
(2)汉初分封的诸侯王国后来的发展对中央造成什么影响?根据材料二说一说汉武帝继位后采取什么措施消除这一影响?“上从其计”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说明从秦汉到隋唐中央机构的主要变化,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
8 . 汉景帝时,大臣晁错就诸侯问题进言,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其反亟(音同急),祸少,不削,反迟,祸大。汉景帝采纳这一政策。这个政策
A.推动了郡国并行制的实行B.引发了吴、楚等七国之乱
C.改变了汉初与民休息政策D.有利于缓和朝廷与诸侯矛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元朝在沿用郡县制一系列基本制度和规则的基础上,增加了行省设置。行省从中央领受部分权力,代中央行事,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这里的“较高级演化形态”表现在
A.行省制继承秦朝推广的郡县制
B.元朝彻底解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C.行省充任中央控制地方的枢纽
D.元朝开创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
2018-08-12更新 | 1371次组卷 | 46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