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到“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的转变,这一转变体现的实质是
A.注重门第出生B.相对公平公正C.扩大统治基础D.促进阶层流动
2022-03-03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在宋朝,使“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现实的选官制度是
A.军功爵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武则天临朝称制期间,宰相中科举出身的只有韦思谦等四人。但到武则天称帝期间,仅明经、进士出身者就激增到二十人,占这个时期宰相总数的一半左右。这种变化说明了
A.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B.科举制度完善并成熟
C.宰相职资发生重大变化D.世家大族进一步衰落
2021-11-09更新 | 449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至1905年被宣布废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二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既可

(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三   1905年全国工矿企业已达400家左右,铁路、轮船等新式交通事业也逐渐兴办,这些无疑需要大量科学技术人才操作和管理。同时,新式学堂的急剧增加需要众多的具有新知识的教师;清末新政中增设的许多政府机构如外交部、商部、学部等,也都需要懂得相关专业的干员。显然,科举制无法培养、选拔这类新式人才。

——徐辉《废除科举制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


(1)据材料一,概括科举制的主要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的进步意义。
(3)据材料三,概括科举制1905年被废除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选官的标准主要有“文、武、德、才、血”等几种。如果“武”对应的是军功爵制,那么“德”指的是
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2022-03-15更新 | 148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珥陵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下表是关于唐代士人科举报考资格的规定。这些规定的变化反映出
A.国家教育治理能力的提升B.儒学衰败刺激科举变革
C.科举成为入仕的唯一通道D.唐朝的社会流动性加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魏、晋时代……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材料表明当时
A.地方操控舆论推荐人才B.科举制加强中央集权
C.中央加强人才选拔管理D.察举制重视门第出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五代时,有人赞扬科举制度说,无论贫寒之家还是王孙公子,“莫不理推画一,时契大同”。他强调的是,科举考试
A.实现王公子弟与百姓平等B.改变了社会阶层结构
C.体现了公平的选拔原则D.促成了国家统一
2019-06-21更新 | 6059次组卷 | 7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正兴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2019-06-10更新 | 12670次组卷 | 212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丹阳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