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明代洪武三十年科举春榜所录51人全系南方人,故称南榜,这招致北方落榜举人联名上疏,告主考南方人刘三吾“偏私南方人”,朱元璋怒杀主考官并亲自策问,增录夏榜61人,全系北方人,故称北榜。“南北榜案”本质上反映出
A.明朝南北方区域矛盾突出
B.科举制度走向了僵化腐败
C.北方仍然是经济文化中心
D.皇权凌驾于官僚机构之上
2019-04-03更新 | 215次组卷 | 35卷引用:新疆伊犁州新源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清代学者赵翼曾评价说前代举孝廉即为入仕之途,唐、宋惟重进士一科。唐宋所谓举人者,不过由此可应进士试耳,其时士之试于礼部者,在内由京兆府考试录送……盖唐、宋举人谓之举进士。”这说明唐宋时期
A.考试成为选官的唯一途径
B.亟须进一步完善科举制
C.政府重视考核士子的才能
D.缺乏对官员品行的考察
2019-03-21更新 | 81次组卷 | 4卷引用:新疆伊犁州奎屯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从整个科举考试史的角度看,唐代的科举制尚处于早期和探索阶段。多数的录取并不完全倚重考卷,还要看平时的文字高下,考生的声名、影响、家世、地位等等;有时甚至完全不看考卷,未曾开考,名次已定。据此可知唐代的科举制度
A.考生的名望决定结果
B.未得到平民的认可
C.主要受制于士族门阀
D.继承了前代的遗风
2018-07-24更新 | 232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9年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南宋的戴表元说:“名卿士大夫,十有八九,出于场屋科举。”有人曾统计过文天祥为状元的宝祐四年(1256)那榜进士,来自平民家庭与出于官员家庭的人数比约为7比3。据此可知,南宋科举制
A.使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B.致力于维护下层民众权益
C.实现了社会的公平与公正
D.有利于社会阶层间的流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所谓‘怀牒自列’,即不需地方长官察举,更不需中央九品中正评定,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这段文字描述的选官制度是
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贡举之法,三代未尝有之,而汉武帝建元元年诏举贤良之士,亲策问董仲舒而始焉。唐宋科举之法盖仿于此矣。” 材料中的“贡举之法”是指
A.军功爵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2016-11-27更新 | 294次组卷 | 20卷引用:新疆伊犁州伊宁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