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在中国古代,有位官员早年虽然通过礼部考试,却因未能通过吏部测试而没有被派任官职,只好暂时接受地方政府首长聘任,担任僚佐。根据你的历史知识,这个官员可能身处哪个朝代?
A.清代
B.元代
C.唐代
D.汉代
2019-10-10更新 | 236次组卷 | 2卷引用:启慧全国大联考(湖南省衡阳市重点中学)2020届高三十月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唐朝人孟郊在两首诗中描写了自己从失落与悲观到欣喜与得意的心绪变化。与他心绪变化紧密相关的制度是
《再下第》
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
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
《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A.郡县制
B.三省六部制
C.行省制
D.科举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马端临的《文就通考·选举考》载:“进士者时共贵之,主司褒贬,实在诗赋,故士林鲜国体之论,其弊一也……所习非所用,所用非所习,故当官少称职之吏,其弊三也。”此记载指出了
A.魏晋九品中正制使豪族垄断仕途形成了门阀政治
B.唐代进士科考重视诗赋文章,考试科目欠缺实用性
C.汉察举制令地方宫举孝廉,束缚了士人的品德砥砺
D.明清科考以八股文为主,禁锢了学子的思想与才华
2019-09-16更新 | 334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7届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2019-06-10更新 | 12760次组卷 | 212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四中学2019年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平行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
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B.选官须注重才学
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D.选官应注重品行
2019-01-30更新 | 3157次组卷 | 94卷引用:湖南省耒阳市正源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这一存续了1300多年的制度的被废除,给晚清政局带来的直接政治影响是
A.使中国精英阶层的思想得到解放
B.使中国精英阶层向现代文明靠拢
C.使清政府完全失去了对精英阶层的控制
D.推动了清末立宪运动的开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明人徐有贞指出:“宋有天下三百载,视汉唐疆域之广不及,而人才之盛过之”。宋人才盛过汉唐的基础是
A.理学的构建和普及
B.士大夫文化的深刻影响
C.市民文化的广泛普及
D.教育体系的新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对表格内容带来影响分析正确的是
时期两宋明清
比例50%以上的进士43%的进士
任官前出身平民贫寒家庭

A.巩固了封建社会
B.扭转了传统等级观念
C.促进了社会公平
D.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2018-06-27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五科联赛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先秦至隋唐时期,祭祖礼仪长期是贵族的特权,庶民祭祖行为被排斥在国家礼制范畴之外,只能以民间习俗的方式延续着。这种两分的局面在宋代出现了转机,祭祀礼仪变成不同阶层共享的文化权利。宋代祭祀礼仪的上述变化主要归因于
A.小农经济相对发达
B.理学正统地位确立
C.文化氛围相对宽松
D.科举制度不断成熟
2017-11-09更新 | 165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7届湖南衡阳八中高三上实验班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