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魏、晋时代……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材料表明当时
A.地方操控舆论推荐人才B.科举制加强中央集权
C.中央加强人才选拔管理D.察举制重视门第出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有学者评论说:“(它)克服了社会流动的堵塞,让民间精英往体制内去流动,给中国带来一种良性的社会治理。”该学者评论的是
A.科举制
B.郡国并行制
C.行省制
D.三省六部制
2019-08-21更新 | 634次组卷 | 27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镇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选官制度是保证封建制度的重要举措,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面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全国优秀青年,受国家大学教育,凭其成绩,补郎补吏,加入政府。不到一百年,西汉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了。所谓士人政府者,即整个政府由全国各地之知识分子即读书人所组成

——钱穆《国史新论》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采取的推动“士人政府”出现的具体措施。

材料二如果前期地方推举制还一定程度上基于财产状况的差别(门第),容易造成门阀世家,不利于国家集权向心力的凝聚,那么科举制的妙处,它基于考试录用原则,……士大夫实际已失去了与君主分庭抗礼现实与心理的任何依据。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2)材料二中的“前期地方推举制”是指什么制度?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制度存在的弊端。

材料三《宋史·常安民传》载:熙宁中以经义取士,一般举人纷纷效法王安石的学说,但常安民却特立独行,不随大流。当他在太学考试中考得第一名,试卷启封后,主考官见其年少,欲改变其名次,判监常秩(监察官员)不同意,指出:“糊名较艺,岂容辄易?”

(3)根据材料三分析科举制度的特点。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归纳科举制度的积极影响。

材料四……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摘自钱穆《国史大纲》

(4)根据材料四中钱穆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研究古代选官制度时需注意哪些原则?

2017-07-01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丹徒高级高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下图是道光二十四年(1844)十月五日武殿试大金榜。由兵部举榜,榜张贴于西长安门外。由此图可以看出清代科举考试
A.程序更加公正
B.武举受到重视
C.文武交叉考试
D.形式日益僵化
2017-07-01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丹徒高级高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