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宋代“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尚阀阅”与隋唐重门第的思想观念相差甚远。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宋代(     
A.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队伍壮大B.科举考试更加强调公平竞争
C.门第观念已经彻底消失D.受少数民族社会风气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一个发展的历程。下表反映的选官制度是
      
汉武帝时期无论大小、人口多寡,郡、国各举一人
汉和帝时期一般州郡,每20万口各举一人;边境州郡,每10万口各举一人
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隋唐时期,在选官制度上的重大创新是(     
A.察举制B.九品中正制C.科举制D.世卿世禄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古语“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与此相关的制度是
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他赞扬的是中国古代的
A.世官制B.察举制C.科举制D.三省六部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宋)范公偁《过庭录》载:“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郞更在孙山外。’”孙山等上榜是通过
A.承荫世袭
B.立功受奖
C.乡人举荐
D.科举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17世纪西方人评价中国某一制度:“这一制度提供了这样一种保障,即政府将以个人的才能为基础,而非欧洲那样为世袭权力所支配,故该制度不失为一种民主和平等的制度。”该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