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监察与谏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初立,高帝废弃了秦的监御史制度。汉武帝中后期,中央统辖的郡县数量较汉初大增。为了避免形成新的分权势力,加强对郡县的控制,元封五年(前106年)汉武帝把全国除三辅、三河和弘农郡以外的地区分为十三州部,每个州部为一个监察区,设置刺史一人。刺史每年八月自京师去地方巡视所部郡国,检查吏治和地方治安。

——摘编自岳庆平主编《中国大通史》

材料二 地方监察是否保持独立和有效的功能,对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具有制约作用。秦汉至明清的地方监察官可分为两个类型:一是在地方行政官府内置监察官。如秦郡监御史、两宋州通判。二是在地方行政官府以外另设较大的监察区和专职监察官。两汉以后的多数地方监察官均属后一类。如西汉十三州部刺史,唐前期十道采访使、观察使,元行御史台和二十二道肃政廉访使司,明清十三道监察御史。此外,监察区划分范围大小,也会影响朝廷对地方官的监察效能。一般地说,监察区划较大,数量较少,便于朝廷指挥控驭。但相应地,区划较大,监察官难以尽巡辖区,也会造成监察漏洞。

——摘编自李治安《论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演化和若干制约因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设置刺史制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地方监察保持独立和有效的合理做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关于中国监察谏议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监察制度是对封建官僚的监督制度,谏议制度是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
B.隋唐时期的门下省主义职能是监察和谏议
C.这种制度在防止腐败、低效,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D.从根本上约束了皇帝的权力,防止决策失误
3 . 汉武帝元封六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这一时期刺史主要负责
A.行政事务
B.军事管理
C.监察事务
D.财政管理
2019-09-29更新 | 478次组卷 | 36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北大公学禹州国际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唐代中后期,御史台的御史在言事监察之前,一定要向御史台的长官汇报将纠弹什么事情。宋代取消了这一规定,每个台官言事不必对长官汇报,台官与谏官之间、台谏与台谏之间在言事上也互不通告。这一变化:
A.使监察官员敢于监察一切事务
B.有利于扩大御史台的监察范围
C.使监察机构摆脱了外在的制约
D.增强了监察官员工作的独立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汉书•酷吏列传》提到的监察官,在申明法纪上,毫不手软,如尹齐为御史,“斩伐不避贵势”。《汉书•张汤传》载,汤为御史大夫,“组豪强并兼之家,舞文巧诋以辅法。”这说明汉代选用监察官的重要条件是
A.敢于向豪强地主挑战
B.必须出身于名门望族
C.具有基层实践的经历
D.谙熟国家的大政方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据记载,西汉的刺史不仅要熟知国家各种法令,还要穿着特定服饰、坐着专用马车,每年定期到自己的监察区出巡,并“循令而从事,案法而治官”。由此可知,西汉刺史
A.成为一级地方长官
B.具有职责明确的专职性
C.随意处罚违纪官员
D.拥有位高权重的权威性
2018-07-12更新 | 298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南省顶级名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我国古代官僚机构中,最早具有监察百官职能的官吏应是(        )
A.节度使B.御史大夫C.提刑按察使司D.刺史
2016-11-18更新 | 450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南偃师市高级中学高一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具有监察职能的是
①太尉
②御史大夫
③刺史
④军机大臣。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16-11-14更新 | 148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南省濮阳油田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加强对官吏的检察是实现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秦汉具有监察职能的官职和机构是(  )
①御史大夫       ②刺史       ③丞相       ④军机处
A.①②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