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监察与谏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大明律》规定:“凡诸衙门官吏及士庶人等若有上言宰执大臣美政才德者,即是奸党,务要鞫问,穷究来历明白,犯人处斩,妻子为奴,财产入官。若宰执大臣知情,与同罪。”这一规定的出发点在于
A.避免吏治腐败
B.削弱宰相权力
C.完善明朝法制
D.抬高皇帝权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胡惟庸案后,明太祖加强给事中以监察六部和百官,同时赋予其封驳之权,此后给事中的人员不断增加,位阶有所提升,但其品秩降低,然给事中仍可以七品之卑,退上封事,指斥大臣。据此可知明代君主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在于
A.扩大给事中的监察职能
B.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C.防止给事中的权势过重
D.以小驭大强化君主权力
2018-06-05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省级联考】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前猜题卷文综历史试题1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宋朝的台谏制度主要由御史制度和谏官制度组成。在宋代,台谏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命,台谏势力猛增。苏轼在奏章中说道:台谏官员“言及乘舆,则天子改容;事关廊庙,则宰相待罪。台谏固未必皆贤,所言亦未必皆是。然须养其锐气,而借之重权者,岂徒然哉?将以折奸臣之萌也。”下列对宋代台谏机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加强对宰执百官的监督
B.台谏具有言事弹劾的监察职能
C.谏官谏议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
D.谏官设立不利于加强专制皇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加试题】据史书记载:元初“世祖皇帝始立御史台以总国宪”,元中“天下大治,不有宪台布在中外,则何以肃纪纲、正风化,辅成朝廷之大政,而休息吾民者乎!”但至元末,“台宪官阶皆谐价而得,往往至数千缗”,“肃政廉访司官,所至州县,各带库子检钞拜银,殆同市道”,吏治已是“荡然无复纪纲”。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A.元代御史台掌管中央和地方的监察
B.吏治清明与否和监察制度密切相关
C.监察官员仅仅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
D.监察制度的效能大小决定王朝兴衰
2018-05-15更新 | 268次组卷 | 3卷引用:2019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仿真模拟卷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宋太宗不仅多次鼓励臣下直言,并将左、右补阙改为左、右司谏,左、右拾遗改为左、右正言。立此新名,“使各修其职业”。宋代监察官员的更名
A.强化了监察官的责任感
B.确立了官员间相互监督制度
C.限制了官员的监察范围
D.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2018-04-26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三诊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据此,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各王朝都普遍重视对官员的监督。下列机构或官职中,其职责属于监察的是
①厂卫
②御史台
③枢密院
④刺史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宋代对御史台和谏院官员候选人的资序和实历加以严格限制,甚至对推举人也有明确规定。剥夺了宰相对台谏官员的任免权,同时取消了宰相和执政对台谏的推荐权。该做法
A.提高了行政效率
B.能够保证台谏官员的公正
C.避免了宰相专权
D.利于发挥台谏的监察功能
2018-03-28更新 | 109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18届高三3月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从汉武帝征和四年一直到三国魏晋时期,司隶校尉都是监督京师和京城周边地方的秘密监察官,汉武帝时同时将郡国豪富迁徙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
A.司隶校尉监察使郡国力量逐步削弱
B.监察制度是解决郡国体制的主要方式
C.豪富家族成为维系政权的政治支柱
D.强干弱枝是巩固专制集权的重要措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魏晋以来,御史台成为皇帝直接掌握的独立监察机构。《通典》记载:御史中丞“与司隶分督百僚。自皇太子以下,无所不纠。初不得纠尚书,后亦纠之……中丞专纠行马内,司隶专纠行马外。虽制如是,然亦更奏众官,实无其限”。这说明魏晋时
A.监察机构完全独立
B.监察机构权力得到加强
C.实现政治权力制衡
D.法律制度健全、完善
2018-03-03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孝义市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二)文综-历史试题
10 . 北宋钦宗靖康年间规定,选择御史的标准为“择人臣中朴茂纯直,能安贫守节,不附权俸,慷慨论事者”。“又诏宰执不得荐举台谏官”。其主要目的是
A.选拔贤能人才B.倡导清正的廉明的官德
C.提高官员素质D.防止结党营私加强集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