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监察与谏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如图为《通典·职官六》中关于御史的记载。这些记载反映出秦汉时期御史的设置
A.进一步完备了中枢机构B.在传承基础上进行创新
C.促进了监察体系的完善D.增强古代制度的多变性
2021-03-06更新 | 167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衡水中学2021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福建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典签是南朝末由庶族担任的地方要职,州镇要事,须典签签署军政长官方能行事。且每年数次回京向皇帝汇报“刺史行事之美恶”,故刺史对其恭敬备至,时人云“诸州惟闻有签帅,不闻有刺史”。这反映出当时
A.典签垄断地方事务B.门阀制度瓦解
C.刺史监察权限受制D.皇权得以加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宋初,地方监司、通判等兼职监察官“多不守职,至有岁终不按一人,终任而不劾一吏者,上下相蒙,孰视不问”。对此,宋太祖做出规定,凡“临事简慢,所莅无状者为下;恪居官次,职务粗治者为中;治状尤异,大有殊绩者为上”,朝廷以此“厉行赏罚”。此规定
A.防止了地方官员滥用职权
B.强化了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
C.遏制了地方官员贪污腐化
D.加强了对地方监察官的考核
2018-09-22更新 | 2280次组卷 | 50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武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汉书》中记载:“吏坐赃者皆不得为吏”,“弟犯法不得宿卫”,因罪去官者及其亲属子弟在选官上都受到一定的限制。这说明
A.察举制有较大弊端B.汉代对官吏行为进行立法约束
C.汉书记载有失公正D.秦朝的连坐法在汉代得以延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