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监察与谏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北洋政府逐步确立了较为完备的文官纠弹制度,设立行政监察机构——肃政厅,专门纠弹官吏失职等违法案件。从当时的纠弹实例来看,被纠弹的大多是地方官吏,最高为巡按使,最多的是县知事。文官纠弹制度的建立
A.解决了军阀割据问题B.加强了对官员的监督
C.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D.巩固了基层民主制度
2022-04-28更新 | 400次组卷 | 18卷引用: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2022-2023年纲要上单元测与综合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北宋咸平三年,宰相张齐贤醉酒后上朝,冠冕不正,几乎摔倒在殿上。御史中丞弹劾其失仪。张齐贤自辩系饮酒御寒至醉,并顿首谢罪。宋真宗说:“卿为大臣,何以率下?朝廷自有典宪,朕不敢私”,遂免其相。这一事件说明宋代
A.监察职能具有独立性和权威性B.御史中丞权力超越宰相
C.崇文抑武治国策略进-步得到落实D.中央权力分割相互制约
2022-03-18更新 | 477次组卷 | 11卷引用:单元复习03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过习题】-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单元复习过过过(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汉代,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曾一度出现“名公巨卿,以能致贤才为高;而英才俊士,以得所依秉为重”的现象。能够保障辟召制度有效运作的是
A.分科考试选官制建立B.监察体系的改进
C.郡国并行制度的完善D.察举制度的实施
2021-06-13更新 | 16025次组卷 | 120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后培优练(统编版)-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单元培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唐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谏官制度。谏官不仅要随宰相入阁议事,“有失辄谏”,而且可以随时面奏,不限早晚,“不须令宰相先知”,保证谏官的独立谏诤权。这反映出唐代
A.中枢决策机构出现异变B.宰相的地位受到威胁
C.利用谏官制度加强皇权D.谏官可以监察一切事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区划、职官、文书转运是考查地方治理的三大视角。有关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叙述正确的是
A.秦代开始设有御史负责监察皇帝
B.汉划十三州以司隶校尉管辖
C.唐宋刑狱监察呈现专职化的特点
D.明清以密折奏事制监察地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吏多苛政,政教烦碎,大率咎在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措各以其意,多与郡县事,至开私门,听谗佞,以求吏民过失。”这一材料反映了西汉中期以后刺史
A.刚刚开始设立B.仅仅负责监察地
C.逐渐干预地方行政D.逐渐失去其作用
2021-04-01更新 | 104次组卷 | 20卷引用:人民版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一般来说,汉代监察官只拥有监察权而没有处置权。对监察对象的处罚要报请所属长官,或与司法部门协调处理。各级官吏对监察官的行为也有监督作用,可以随时上书弹劾监察官。这表明汉代
A.监察体制完备具有独立性B.形成了对地方有效管理
C.建立了对监察的反向机制D.监察体系具有多层次性
2020-06-12更新 | 1017次组卷 | 33卷引用:《单元测试定心卷》-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能力提升)
9 . 汉武帝元封六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这一时期刺史主要负责
A.行政事务
B.军事管理
C.监察事务
D.财政管理
2019-09-29更新 | 479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9-2020学年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综合练习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公元前106年,汉武帝把天下分为13州,每州设刺史一名,官禄600石。刺史的主要职责是
A.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和兵役
B.推荐和选拔地方人才
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
D.监督诸侯王和地方官员
2019-08-24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一历史第二分册第三单元《从两汉到南北朝的分合》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