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监察与谏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从秦朝开始就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从秦至明清,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并不代表社会履行职责,因此出现监察官员乃至监察机构贪赃枉法的情形,这种现象无法逆转的根本原因是
A.监察体制的效能有限B.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只是帝王的耳目
C.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的D.监察官员能力有限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许多政治家、思想家对反腐倡廉都作过积极探索和深刻总结,并逐渐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及行之有效的举措。北宋开国之初,赵匡胤即颁布了《盗窃律》等一系列法律、法令,同时还从整饬吏治着手,连续惩办了一批贪官,连大将军桑进兴也因受贿罪被处死刑。……在官职设置方面,监察权与行政权分离,增强监察机构的专门化和权威性。在监察制度方面,给监察官员以特殊地位与职权,他们秩轻而任重,官卑而位尊……代表皇权监督各级官吏……具有很大权威性。

——摘自王凡《中国古代反腐倡廉的现代启示》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美国出台了多部反腐败法案(见下表),对加强对公务员的制约与监督发挥了重要作用。


法律名称主要内容
《政府道德法》规定政府官员必须建立个人及亲属财产申报制度,并对其离职后的从业行为作了详细规定
《文官制度改革法》规定要公开、平等选拔政府官员及政府雇员,必须奉公守法、不贪赃枉法、不以权谋私、不协从舞弊等
《监察长法》规定监察长办公室是独立监督机构,未经参议院同意,总统不能随意罢免监察长,其职能主要是督查公务员欺诈、滥用职权等行为
《阳光下的政府法》规定除法定免除公开的情形外,一切政府文件必须公开

——摘自何家弘《美国反腐败法律制度》


(1)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反腐败的主要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监察制度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反腐的特点,并指出美国的反腐措施与古代中国反腐举措的共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杨宁一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指出:两汉时期,州逐渐成为一级固定的地方行政机构。汉武帝制定刺史制度,负责监视州内之郡县。东汉时期,刺史凌驾于郡守之上,由单纯的监察官吏发展为总揽地方大权的行政长官。这说明汉代刺史制度
A.加强了对地方的行政管辖
B.削弱了秦以来膨胀的相权
C.奠定了三省六部制度基础
D.逐渐取代了郡国并行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杨阳主编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纲要》认为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有一套完备的自我调节系统,在防止皇帝决策失误方面有“封驳”和“谏议”制度。下列机构设置属于“封驳”和“谏议”制度的机构是
①唐朝门下省
②宋代的谏院
③明朝时期设按察使司
④明清时期设都察院。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5 . 在中国古代,“对皇帝的决定可以提出批评,这一条在某种程度上蕴含着言论自由的原则,每每令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人倍感兴趣”。这里所评述的制度
A.有利于完善君主专制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使君臣关系趋于平等
D.为官员升迁提供方便
2017-10-11更新 | 1581次组卷 | 31卷引用: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唐律疏议》对官吏贪污贿赂作了严密规定,从而与官吏铨选、考课、监察制度一起,构成了行之有效的廉政机制,在当时很多官员看来“廉慎”思想不仅是一种律例规范,还是一种内在自省和心性追求。这反映了
A.唐政府注重廉政的制度建设
B.儒家思想影响了唐代的廉政建设
C.唐律以提高官员素质为宗旨
D.廉政是促成唐代繁荣的主要原因
2017-10-10更新 | 413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7——2018山东济宁市兖州区实验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明朝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为正七品官,分区掌管监察,称“巡按御史”。巡按御史“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主断。州县官员在巡按御史到来前,“迎跪道旁,倘遇风雨,即知府亦陷膝泥中。”这表明
A.监察机构庞大臃肿
B.监察官员掌握了地方行政权
C.监察官员位卑权重
D.监察制度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2017-10-02更新 | 401次组卷 | 34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莘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第二学期第二次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宋朝御史台和谏院合称“台谏”。元丰改制后,御史台的职责是:“掌纠察官邪,肃正纲纪。大事则廷辩,小事则奏弹”。谏官的职责是:“凡朝政阙失,大臣百官任非其人,三省至百司事有违失,皆得谏正”。这反映了宋代监察制度的特点是
A.御史与谏官事权分明B.谏官的谏诤由大臣转向皇帝
C.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D.出现了“台谏合一”的态势
9 . 宋代,在中央设有台谏系统和封驳系统行使监察审议之权,由此形成了君主、宰执、台谏三者之间相互制衡的态势。这体现出宋代
A.中央监察制度更加完善
B.专制皇权得到有效限制
C.中央机构重叠效能低下
D.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加强
2017-08-19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10 . 汉武帝时期为监察郡国长官而设立的监察官是
A.御史大夫B.刺史C.太尉D.通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