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监察与谏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5 道试题
1 . 明代六科给事中和十三道监察御史合称“科道官”,又称“言官”。“考选之例,优者授给事中, 次者御史,又次者部曹用”。科道官是进士出身的佼佼者,可以得到迅速的提拔,如果贪赃枉法,会受到比普通官员更为严厉的惩处。这样的制度设计说明(     
A.朝廷重视对官员的监察B.朝廷内部腐败现象严重
C.君主勤于政事善于纳谏D.优秀人才普遍得到重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自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后,刺史制度成为汉代一项正式的制度。终其两汉,中央不断改刺史为州牧,罢州牧复置刺史,或呈现刺史、州牧并存的局面,直至东汉灭亡。刺史制度的变化(     
A.旨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B.表明汉代王国问题并未解决
C.反映出汉代中央集权的强化D.说明汉代监察制度日益完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唐肃宗《令谏官言事制》云:“所设谏曹,欲闻讽议,允副从绳之望,须成削稿之书。其谏官令每月一上封事,指陈时政得失。若不举职事,当别有处分”。唐代宗亦要求“谏官每月上封事,无所回避”。这一历史现象(     
A.利于减少统治者决策失误B.扩大了谏官的权力
C.使中央决策日趋透明开放D.分化了宰相的权力
2023-02-10更新 | 113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西汉初期的郡国守相注重对一个地区的军事控制与监察,对县级政权并不行使日常行政指导方面的职权。景帝、武帝以后,郡国守相开始积极干预地方民政,甚至侵夺县道令长的职权。这说明(     
A.中央集权不断强化B.郡国并行制度消亡
C.监察机构权力膨胀D.行政效率得到提高
2023-01-18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宋神宗置提举常平司,掌常平、义仓、坊场(交易场所,政府抽税)水利之法、兼察官吏贤否,又置提举茶盐司,专掌茶盐事。据此可知,北宋(     
A.开始建立常平仓制度B.地方机构彼此制约
C.地方上依事务设官分权D.监察实现台谏合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宋朝“台谏”是御史台和谏院的合称,其中谏院负责对朝政遗缺、官员失职等行为进行规谏讽喻,约束皇帝,监督宰相,有时还会与宰相联合对抗皇帝。谏院的这些行为客观上(     
A.规范了民主程序B.利于政治的清明
C.完善了权力分配D.避免了权臣乱政
7 . 宋代监察官一般身兼监察职能和其他职能。如通判和知州可共同管理一州事务,既要负责行政职务又要负责监察官员,甚至监察权本身也可兼任,可由各监司互相代理职权。这一制度(     
A.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B.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C.影响监察效能的发挥D.导致了藩镇割据局面出现
2022-10-31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汉成帝(公元前33~前27年在位)时,薛宣上疏:“吏多苛政,政教烦碎,大率咎在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错各以其意,多与郡县事,至开私门,听谗佞,以求吏民过失。”这表明当时(     
A.皇权进一步强化B.监察权力运行发生异化
C.中枢机构的膨胀D.地方割据势力日益加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唐朝专门制订了各种形式的监察法规。唐玄宗开元年间将西汉的监察法规“六条同事”发展为六察法》,内容不仅涉及官吏的政绩,也旁及官员的品行,才能,学识等方面,规定;“诸诬告人者,各反坐,即纠弹之官,挟私弹事不实者,亦如之。”这说明唐代监察制度
A.机构完备,职能健全B.选官慎重,考核严格
C.依法监察,立法全面D.以卑察尊,以轻制重
2022-04-16更新 | 233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