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监察与谏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汉武帝时,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材料中提到的官员最有可能是
A.丞相B.御史大夫C.郡守D.刺史
2022-02-24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黄河双语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1-22高一上·浙江丽水·期末
名校
2 . 封泥是古代信函文书封缄的实物遗存,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下图为汉代“扬州刺史”封泥,在下列研究主题中,它最适合用来研究中国古代的
A.选官制度B.监察制度C.赋税制度D.军事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汉武帝时,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各置刺史一人。刺史的主要职责是
A.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和兵役B.推荐和选择地方人才
C.负责对外经济文化交流D.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2021-09-23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推恩令”实施后,大量侯国归郡统辖;汉武帝还在华南和西北新置郡县。为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督,汉武帝
A.频繁更换宰相B.设立内朝C.实行察举制度D.设置刺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孙中山说:“在中国君主时代,有专管弹劾的官,像唐朝的谏议大夫和清朝的御史之类,就是遇到了君主有过,也可冒死直谏。”他认为古代中国的监察谏议制度
A.削弱了皇权
B.利于谏正皇帝的过失
C.杜绝了腐败
D.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汉代以秩六百石刺史监察二千石郡守;唐代以八品监察御史巡按郡县、察六部(县令从七品,六部尚书正三品);明代十三道监察御史仅为七品。以上材料表明
A.君主专制制度的日趋完善
B.古代监察有“以小驭大”的特征
C.古代监察体系日趋制度化
D.古代监察制度促进了吏治的发展
8 . 汉武帝时期,开始设置“奉诏六条察州”的刺史。下列与其职权相近的是
A.唐朝节度使B.宋朝通判C.明朝内阁D.清朝军机处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长乐公主出嫁,太宗打算比礼制规定加大陪嫁财产的数额,魏征得知后进行谏阻。最后太宗也不得不取消这一打算。材料表明
A.谏官削弱了宰相的权力B.皇权受到一定的制约
C.谏议制度发展到了顶峰D.礼乐制度影响极深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