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监察与谏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我国古代的监察立法,最早见之于史料比较成熟且有系统性的法令当属西汉武帝时的《六条察郡之法》,该法用以规范监察官员的行为,这里的监察官员可能是
A.州刺史B.郡监御史C.御史大夫D.提点刑狱使
2 . 史载,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有学者认为此部刺史是由秦代的监(御史)嬗变而成。秦时除置一守一尉外,又置一监。汉兴,省监不置。惠帝三年,“相国奏御史监三辅。”武帝置刺史,“郡守不得面奏事,而刺史得面奏事”。这说明
①秦与汉在地方均设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
②秦与汉监察方向有别,一在中央,一在地方
③秦汉中央派出的监察官员最后都成了地方行政长官
④秦汉监察机构的设置受到最高执政集团的重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3-1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区划、职官、文书转运是考查地方治理的三大视角。有关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叙述正确的是
A.秦代开始设有御史负责监察皇帝
B.汉划十三州以司隶校尉管辖
C.唐宋刑狱监察呈现专职化的特点
D.明清以密折奏事制监察地方
4 . 太宗淳化二年(991)五月,始置诸路,负责一路之监察刑狱,举凡司法诉讼或悬而不决的案件以及追捕嫌犯等皆由其掌管。该机构是
A.御史大夫B.司隶校尉C.枢密使D.提点刑狱司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5 .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召开以后,巡视制度作为反腐利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古代也有类似的巡视制度,下列官职中,行使这种职责的是
A.太尉B.丞相C.刺史D.参知政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对于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清代学者赵翼评论说:“官轻则爱惜身家之念轻,而权重则整饬吏治之威重”;顾炎武也认为监察官员“夫秩卑而命之尊,官小而权之重。此小大相制、内外相维之意也”。这表明,古代中国的监察官员
①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②虽位卑但权重,能以小驭大
③代表社会有效地履行职责④以较高素养提高了行政效率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7 . 《史记·平准书》载:“天子巡郡国,东渡河,河东守(畏罪)自杀。行西逾陇,……陇西守(畏罪)自杀,……新秦中或千里无亭徼,于是诛北地太守以下。”面对地方吏治腐败,却没人向皇帝报告的情况,汉武帝采取一种新的措施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此措施是
A.设御史大夫
B.设监御史
C.设刺史
D.设锦衣卫
2019-08-19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浙江省诸暨中学高中历史选考模拟卷2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监察制度在古代中国历代都有体现,其中元代《滋溪文稿》中记载“居官难,居宪司又难,讼罪夺职而人弗怨,此尤难”。明代《明宣宗实录》中记载“以法治人,先当自治其身,违法何以责人。”上述材料旨在说明古代中国监察
A.注重官员慎言谨行和自身素质
B.实际上充当帝王的耳目和工具
C.官吏具有丰富经验和良好治绩
D.一定程度上防止官员贪污腐败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我国古代政治发展的趋势是中央集权的加强。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监察与控制,防止地方官员发展地方势力的是
①汉代刺史制度
②唐代的三省六部
③元代的省官互迁
④清代的密折奏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19-01-28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汉武帝时代,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称十三州部,每州部设一人,以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A.监御史
B.司隶校尉
C.刺史
D.同平章事
2018-11-2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浙江省诸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平行班)10月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