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监察与谏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在论述“唐宋大变革”时,列出如下表格:


——摘编自(日)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围绕“唐宋大变革”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监察制度是中央集权体制下的一项重要内容,下表是有关秦汉时期监察制度的相关记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文献文字记录
《史记.秦始皇本纪》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御史)
《汉旧仪》惠帝三年,相国奏遣御史监三辅、郡
《通典》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出刺并督监察御史
《汉书,百官公卿表》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

A.秦汉时期的监察官吏地位很高
B.秦汉时期的监察防止了宰相的独大
C.秦汉时期的监察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D.秦汉时期的监察体系十分完备
2021-06-24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信丰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下表是西汉时期州刺史权力的嬗变过程。据此可知
A.地方行政机构发生变化B.刺史丧失地方监察职能
C.汉代社会问题不断暴露D.诸侯王国问题彻底解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下表反映了秦汉两朝不同时期对地方监察官的设立情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
文献文字记录
《史记·秦始皇本记》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御史)
《汉旧仪》惠帝三年,相国奏遣御史监三辅郡
《通典》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出刺并督监察御史
《汉书·百官公卿表》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

A.地方监察官员位高权重B.鼓励官员间相互监督
C.地方监察制度日趋严密D.重视考核官员的德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是关于唐朝监察制度的叙述。据此可知
A.巡察职权弱化,侧重于究察风俗B.监察范围广泛,巡察者特权泛滥
C.纠察结合理案,致使其官阶显赫D.职权相对独立,有利于整肃吏治
2019-12-07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第十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下表是西汉时期州刺史权力内容的变化表。据此可知西汉

皇帝

州刺史权力内容

汉武帝

“限制地方大族兼并土地,督查郡国,巡视吏治”

汉昭帝、宣帝

增加“镇压诸侯的谋反、民众反抗”

汉平帝

增加“安置流民、处理少数民族事务、参与某些中央决策”

A.王国问题死灰复燃B.刺史逐步丧失监察职能
C.社会问题不断暴露D.州已成为地方行政区划
7 . 下表反映了汉代监察制度的演变过程。据此可知,汉代
时期措施
“文景之治”时期丞相的属吏丞相史出刺(监察)地方,诏令中要求丞相特别关注郡县吏治
武帝元丰五年(公元前106年)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州部,即十三个监察区,每部设刺史一人负责监察
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在丞相府中设丞相司直,是特设于最高行政长官机构中的专职监察官,有权监察包括三公在内的中央各级官僚

A.官僚体系趋向职业化
B.监察范围逐渐扩大化
C.监察权与行政权分离
D.汉承秦制下的稳定性
2019-10-26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六校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下表反映了秦汉两朝不同时期对地方监察官的设立情况:文献文字记录

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秦汉时丞相负有地方监察职责
B.西汉时地方监察官的职权广泛
C.秦汉时期加强了对地方的监察
D.秦汉时监察官官职高于地方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表是西汉时期州刺史权力内容的嬗变过程,由此可知
皇帝州刺史权力内容
汉武帝“限制地方大族兼并土地,打击地方高级官员的不法行为”
汉昭帝、宣帝增加“镇压诸侯谋反、民众反抗”
汉平帝增加“安置流民、处理少数民族事务、参与某些中央决策”

A.汉代社会问题不断暴露B.王国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C.丞相权力受到极大削弱D.刺史成为地方行政长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是关于唐朝监察制度的叙述。据此可知
记述出处
“其一,察官人善恶;……其五,察德行孝悌,茂才异等,藏器侮迹,应时用者;其六,察黠吏豪族兼并纵暴,贫弱冤苦不能自申者。”《新唐书·百官志》“巡察六条”
光宅元年(684年),改御史台为左肃政台,增置右肃政台,“分左右台;左台知百司,监军旅;右台察州县,省风俗。”《新唐书·百官志》“风俗廉察四十八法”
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年),置十道巡察使,“选左右台及内外五品以上官二十人为十道巡察使,委以察吏抚人,荐贤直狱,二年一代,考其功罪而进退之。”《新唐书·循吏传序》“十道巡察制”

A.巡察职权弱化,侧重于究察风俗
B.监察范围广泛,巡察者特权泛滥
C.纠察结合理案,致使其官阶显赫
D.职权相对独立,有利于整肃吏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