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监察与谏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宋朝“台谏”是御史台和谏院的合称,谏院对朝政遗缺、官员失职等行为进行规谏讽喻,约束皇帝,监督宰相,有时集体对抗皇帝,有时还与宰相联合对抗皇帝。这说明宋代
A.权力运作借助于制度保障B.重文轻武造成了言路宽松
C.中央集权制度得到了强化D.科举制度提升了官员素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秦朝负责巡查地方的监察御史官职虽然很低,但代表着皇帝和朝廷外出视事。监察官员“自皇太子以下,无所不纠”,且可以“风闻奏事”,不受任何机构、官员的约束。这体现出秦朝监察御史
A.分化相权,加强皇权B.风闻奏事,权力无限
C.位卑权重,以小制大D.地位崇高,彼此制衡
2022-03-05更新 | 171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史载,秦时除置一守一尉外,又置一监。汉武帝置刺史,“郡守不得面奏事,而刺史得面奏事”。这说明经秦到汉
A.地方监察官位高权重B.监察的对象发生改变
C.对地方管控逐渐减弱D.重视监察机构的设置
2022-02-04更新 | 48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赣州中学蓉江校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汉书》记载,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秩(俸禄)六百石,员十三人”“郡守不得面奏事,而刺史得面奏事”。这表明
A.汉代开始重视对地方的监察B.汉代的监察体制防止了腐败
C.汉最高统治者重视监察机构D.汉代的刺史掌握了地方实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秦朝及以后,历代监察官多是职位低的官员监察职位高的官员,如汉代刺史是以六百石的职位监察一千石的郡国守相,唐代巡视各道的监察御史也仅为正八品。这种做法
A.意在防范监察官员独断专权B.有利于监察效果的提升
C.体现了皇权下移的开明统治D.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管辖
2020-12-17更新 | 278次组卷 | 32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分天下为13州,每一州设刺史一名。刺史的主要职责是
A.负责监察
B.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和兵役
C.推荐和选拔地方人才
D.加强对地方官的控制和管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