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监察与谏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督抚是清代地方最高军政长官,也是各省最高监察官。时人指出:“(督抚)所劾不过小官,苟且塞责,大贪大恶反多徇纵”。有些钻营贪赎官员,“遇清介督抚,此辈立挂弹章;遇要钱之督抚,无不适逢其所好”。这反映了当时(     
A.地方官员贪腐之风盛行B.地方监察制度存在弊端
C.中央没有独立监察系统D.国家行政体制遭到破坏
2022-06-30更新 | 16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统编版一轮通史版课时夯基专题练-中国古代史专题提升训练(四)
2 . 选官用人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蕴含了许多政治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举后直接授官,充分适应了君子贤人任官以“轨德立化”的思想。自东汉光武帝始,察举实施中“授试以职”,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顺帝阳嘉元年考试经术笺奏,从而出现了一个新环节,构成了察举制向科举制演进的初阶。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唐代科举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允许自由报考,当时的取土原则兼顾着士子的平日才学和科场表现,若仅就规则而言,尚不周严。为杜绝舞弊,自宋真宗朝始,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封弥”、“善录”,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也实行初考、复考、详定三级评定制度。在宋代,科举入仕者逐渐增多,成为文职官僚队伍中的核心力量。赵宋统治者鼓励敞开言路,士大夫们在处理各类国家事务之际亦敢于负责而直抒己见。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唐代朝廷经常派遣监察官员或特使巡行各地,在视察地方政治的同时,监督校核官员课绩。宋代地方监司既管监察,又掌考课。宋代中央监察部门以整肃吏治为己任,也时常过问官员的善恶、能否。宋廷考察地方官吏时并不专一倚重地方监司,而经常是通过监司、御史台各自系统独立检举、相互核查。

——摘编自邓小南《课绩资格考察——唐宋文官考核制度侧谈》


(1)据材料一,概括西汉察举制的选官原则及东汉察举制的发展表现。
(2)据材料二,归纳唐宋时期科举制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的积极意义。
(3)据材料三,概括唐宋时期官员考察制度的特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秦汉时期,丞相司直作为丞相属官,监察职权范围十分广泛,对象包括御史大夫、司隶校尉、州牧、郡守、皇亲国戚等,可谓“职无不监”。这一制度设置
A.导致了中央官制的混乱B.目的是巩固专制统治
C.削弱了监察机构的职权D.消除了割据分裂根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元朝中央设置御史台。御史台又在地方上建立了两个行台机构,即监临东南诸省的江南诸道行御史台和西南地区的陕西诸道行御史台。北部和中原地区不另置行台。在路以上设置肃政廉访司,定期检查各种案件账目,监督纠劾各级官吏。这可以用来说明元代
A.地方官员职权削弱B.御史台行政权力的加强
C.监察体系系统严密D.中央与地方的分权制衡
2021-10-02更新 | 239次组卷 | 8卷引用:中国古代史核心考点17辽、西夏、金和元的统治-202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核心考点精炼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唐代御史台掌管纠察弹劾,也负责大理寺和刑部司法审判,遇有重大案件或疑案,有权参与会审。御史中丞与刑部侍郎、大理寺卿组成"三司推事",并把会审的结果报皇帝审批。这体现了唐代
A.司法审判具有理性色彩B.监察官员地位最高
C.中枢权力体系趋向完善D.皇权专制不断加强
2022-01-14更新 | 112次组卷 | 4卷引用:中国古代史核心考点13隋唐的兴亡-202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核心考点精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汉武帝制定《刺史六条》,将二千石的官吏及地方豪强烈为监察对象,严防地方郡守与豪强勾结;魏晋以来世家大族盘踞一方的现象逐渐瓦解,故而唐玄宗制定的《监察六法》则注重对官吏个人品格的监察。这种变化反映了(     
A.豪强地主瓦解殆尽B.科举考试注重道德
C.监察制度与时俱进D.唐代腐败更加严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学者认为,明清时代的监察是“自上而下”的单向监督,是“单向的垂直领导体制”。这一观点反映出明清监察机构
A.内部存在权力制衡机制.B.成为地位最高的政务机构
C.运作具有绝对的独立性D.服务于专制主义集权统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史记》记载,秦统一中国后在中央置御史府,设御史大夫以掌握天下文书和监察;在地方各派一名御史常驻,称“监御史”,表明其从中央御史系统派生而来,并有专门官署“监府”,负责监察郡内各项工作。这一记载说明秦朝
A.社会秩序较为稳定B.监察体系相对独立
C.中央集权得到加强D.官僚政治开始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早在宋朝时期就已经有一条官场潜规则,“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另一条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B.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
C.便于把权力装进笼子D.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
2021-08-22更新 | 140次组卷 | 94卷引用:政治篇命题情境06反腐倡廉-【小切口大历史】备战高考历史命题情境分类强化训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