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汉朝的藩国官制比照中央,也设有诸侯国相。惠帝至文帝时,国相权力很大,统领藩国百官,辅佐藩王,甚至有统兵之权。但自景帝以后,国相的权力不断缩小。至武帝以后,国相与郡守无异。国相权力的演变体现了(     
A.中枢官制逐步完善B.藩王权力恶性膨胀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无为政策有效贯彻
2023-01-29更新 | 810次组卷 | 10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公元189年,天下“诸侯”共讨董卓之时,益州牧刘焉不但拒不出兵,还从由中原流亡至四川的数万流民中,编选出一支精壮部队。两年后,荆州牧刘表上奏朝廷,称刘焉“有似子夏在西河疑圣人之论(暗喻其图谋不轨)”,中央派出的使臣和将领却屡屡被刘焉击杀。由此可知,当时(     
A.中央集权得到加强B.地方割据势力强大
C.流民成为主要兵员D.刘姓宗室地位下降
3 . 汉武帝时期,改革地方监察制度,实行刺史出巡制,将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工作方式由常驻式改为流动式,刺史要严格遵循“六条问事”,其中第一条针对豪强恶霸,其余五条都是针对两千石太守。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增强官员责任意识B.强化对地方有效控制
C.削弱诸侯王的实力D.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2021-10-20更新 | 584次组卷 | 18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材料 名籍制始于秦献公十年,始皇十六年(公元前231年)“初令男子书年”,登记户籍只著民生卒而不著年纪,重在什伍相连,目的主要在于“告奸”。秦统一后,按照秦律,登记户口时要写上姓名、年龄、土地、身体状况等。户口登记由百姓自行申报,里典、伍老复审。若隐匿户口、年纪或申报废疾不实,同伍之人要连坐,负责复审的乡官里吏也要受到惩罚。西汉建立后,为了检查户口虚实,每年八月,地方官吏都要案验户口,称为“案比”。八月案比后,登记造籍,凡人口、年龄、肤色、家货,无不登记。名籍成为秦汉乡里行政管理的重要补充手段,有效地构筑了秦汉乡里统治的基础。

——摘编自全晰纲《秦汉时期的乡里管理体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统一前后名籍制的变化,并概括秦汉时期名籍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汉推行名籍制的影响。
2020-07-13更新 | 25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汉武帝元光五年,汉朝疆域内共有侯国92个,王子侯国仅有5个。至汉武帝太初元年,王子侯国有76个,侯国数量达到118个,其中仅有8个侯国是元光年间留下来的。这-变化表明汉武帝旨在
A.推行削藩政策抑制侯国B.加强侯国势力抵御外患
C.制衡侯国扩大刺史权力D.削弱侯国防止威胁中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隋书·地理志》记载:“汉高祖……矫(纠正)秦县之失策,封建(分封)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下图所示)。这一体制
A.吸取前朝教训,否定了秦的郡县制度
B.巩固专制统治,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王国相对独立,直接威胁了中央统治
D.管理体系多样,发展了中央集权制度
7 . 钱穆先生认为:“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据此,下列“现实”与“制度变动”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西周灭亡——秦朝郡县制
B.秦朝灭亡——汉初郡国并行制
C.藩镇割据——唐朝三省六部制
D.丞相擅权——明朝内阁制
2017-03-10更新 | 663次组卷 | 3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