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有学者认为:到西汉中后期,由于冶铁业实行官营,铸铁柔化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不但工艺比较成熟,而且分布地域遍及全国。此论述旨在说明冶铁官营(       
A.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B.促进了冶铁技术普及
C.打击了地方割据势力D.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
2 . 秦始皇曾派常頞通西南夷,为此还专门修建了一条自今四川宜宾通往云南滇池一带的栈道,称为“五尺道”;汉武帝时期,派唐蒙出使夜郎后,夜郎侯迎降,汉封其为夜郎王。秦汉采取的上述措施主要是为了
A.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理B.将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扩展到西南地区
C.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D.加强内地与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2022-01-14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农垦牡丹江管理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汉武帝时期,提拨一批中下层官员亲信大臣充任高级侍从,担任侍中い、给事中、尚书等官职,此为中朝官。汉武帝这一设置意在
A.加强地方监察B.限制诸侯王的势力
C.削弱丞相权力D.完善官吏选拔制度
4 . 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朝廷直接管辖的有68郡、国;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朝廷直接管辖的有108郡、国。推动这一变化的是(   
A.郡国并行制推行B.中朝制的确立C.“推恩令”实施D.察举制的实行
5 . 七国之乱期间,曾受叛军包围胁迫的济北王在汉军平叛后,派人通过汉景帝的胞弟进行游说“夫济北之地,东接强齐,南牵吴、越,北胁燕、赵,此四分五裂之国,权不足以自守,劲不足以寇·…”后来他被汉景帝削去原有封地,改封为淄川王,治理渤海沿岸被郡县包围的小片国土。汉景帝的这一做法
A.强化了中央集权B.密切了兄弟情谊C.根除了王国问题D.充实了国防力量
6 . 汉初的政治统治呈现出“东西异制”的特点,西部为中央直辖郡县,“奉汉法以治”;东部为诸侯国,“从俗而治”。这一差异表明
A.汉代东西部的经济水平差异巨大B.汉初全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C.文化习俗差异是东西异制的根源D.战国时期西部改革更彻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东汉永建二年(127年)汉顺帝征召知名隐士樊英,但樊英称病推辞。于是,皇帝下诏“切责郡县”,地方官府遂用公车将樊英送至东城。该责问方式体现了
A.君权削弱B.中央集权C.吏治腐败D.豪强崛起
2021-10-07更新 | 6989次组卷 | 49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汉高祖时期,王国职官设置与朝廷基本一致。如表为此后西汉统治者对王国职官的调整概况,这些调整的出发点是
时期调整概况
汉景帝时期改丞相为相;裁撤御史大夫、廷尉等
汉武帝时期郎中令减秩为千石;改太仆(秩两千石)为仆(秩千石)
汉成帝时期裁撤内史;令相治民,与郡太守无异
A.精简地方行政机构B.节约中央财政开支
C.维护国家政治统一D.废除郡国并行体制
2021-07-08更新 | 11713次组卷 | 10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在东汉,田庄的剥削者和劳动者每每是聚族而居,带有浓厚的封建宗法色彩。豪强地主贫困.的宗族亲戚,大多成为地主田庄中的劳动者。田庄的主要劳动者还有宾客、徒附和奴隶,对豪强地主有极强的依附性。在农闲时操练军事,平时为地主豪强看家护院,巡守警卫,战时则随豪强地主出征打仗。据此可知,东汉田庄
A.是封建经济的进步,推动了社会转型
B.是国家统一、中央集权的对立因素
C.是王国问题的延续,分裂割据的隐患
D.具有封建宗法色彩,维护了小农经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西汉朝廷对诸侯王葬制明确规定,不轨的诸侯王死后不能使用玉衣。考古资料表明西汉诸侯王、列侯的玉衣多用金缕玉衣,如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中的金缕玉衣,也有使用银缕、铜缕、丝缕者。由此可知,西汉
A.中央集权强化B.诸侯恪守朝廷制度规定
C.王国问题严重D.玉衣等级制度正式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