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刘永强在《两汉西域经济研究》中对“屯田”有如下研究:“西汉的屯田,是巩固新拓疆土的重要措施之一。屯田卒本身,也是边塞防御的手段之一,同时屯田区又为徙民、设县做好了基础准备。……西汉的屯田卒,不仅从事农业生产,而且在有战事时参加战争。他们在西域且耕且战,对确立汉朝在西域的统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故此可知,屯田政策(     
A.加重了屯田卒的负担B.有利于匈奴吸收中原文化
C.有利于吸收国内流民D.有利于汉王朝的发展巩固
2023-01-13更新 | 118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蒙自长水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西汉初年,刘邦废秦苛法,法律呈现由繁如入简、由苛转轻的趋势。汉武帝时改变了这种发展趋势,后来虽有要求约简法律的呼声,但基本没有实现。汉武帝时期出现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道家学说被彻底摒弃B.国力强盛和经济文化繁荣
C.诸侯王公然对抗中央D.加强中央集权的现实需要
2022-09-03更新 | 2494次组卷 | 23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祥云祥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我国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事在四方,要在中央”的国家治理体系,中华民族长期凝聚不散,就是这一治理体系延续不断的结果。这种国家治理体系
A.依靠血缘宗法关系维系B.秦汉时转化为政治实践
C.摆脱了等级制度的束缚D.提高了中央的行政效率
4 . 西汉建立后,在王国境内分封了大量侯国。文帝二年、三年,皇帝接连下发了“令列侯就国”的诏书。这些诏书意在
A.瓦解长安功臣集团B.有效监控列侯活动
C.巩固中央集权体制D.变革地方行政制度
2022-02-25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第七次高考仿真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学者马孟龙指出:“这是一个中华民族大家庭真正形成和得以稳固的伟大时代。从春秋时期的民族大家庭初步形成,到此时的真正形成,时间之流又淌过了七八百年,这时的‘中国’已涵盖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长城内外以至粤江地区十分广袤的地域。”下列史实属于这一“伟大时代”的是
A.由多民族政权并立到再次实现统一B.华夏认同的观念开始产生
C.以法律形式明确中央对西藏的管辖D.始设管辖西域的军政机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东汉永建二年(127年)汉顺帝征召知名隐士樊英,但樊英称病推辞。于是,皇帝下诏“切责郡县”,地方官府遂用公车将樊英送至东城。该责问方式体现了
A.君权削弱B.中央集权C.吏治腐败D.豪强崛起
2021-10-07更新 | 6885次组卷 | 49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秦汉时期的地方控制往往是“一人主一方”。汉人往往拿郡太守跟古代的诸侯相比,汉宣帝把郡太守更说成是“吏治之本”。这说明秦汉时期
A.中央集权面临严重危机B.地方郡国左右国家政治
C.中央地方分权特征明显D.国家统一存在技术障碍
2021-09-04更新 | 302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8 . 根据阅读下图所反映的信息,分析下图反映措施产生的影响是
A.西周诸侯间兼并能力削弱B.汉朝的中央集权得以强化
C.唐末各藩镇的势力得以扩大D.中央放松了对地方的控制
9 . 汉初统治者政治上抑制商人,经济上不抑商业;汉文帝实行“入粟拜爵”;汉景帝废除商人不得为官的禁令。商人实力越来越强,大商人甚至以财力与朝廷抗衡。针对这一问题汉武帝
A.实行推恩令B.抑制土地兼并C.推行盐铁官营D.迁移地方豪强
2021-08-07更新 | 530次组卷 | 15卷引用:云南省昆明长鸿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汉高祖时期,王国职官设置与朝廷基本一致。如表为此后西汉统治者对王国职官的调整概况,这些调整的出发点是
时期调整概况
汉景帝时期改丞相为相;裁撤御史大夫、廷尉等
汉武帝时期郎中令减秩为千石;改太仆(秩两千石)为仆(秩千石)
汉成帝时期裁撤内史;令相治民,与郡太守无异
A.精简地方行政机构B.节约中央财政开支
C.维护国家政治统一D.废除郡国并行体制
2021-07-08更新 | 11526次组卷 | 100卷引用: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