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上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2021-11-08更新 | 462次组卷 | 6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喀什市第六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帝国建立了单一制的郡县制统治,但是实际上,战国列国相互并立的国家观念以及更为古老的分封制传统并没有完全被统一的、郡县制国家观念所取代。统治阶级内部对新帝国建立怎样的国家结构本身即存在着不同的意见,赞同分封的人很多:六国的政治势力、社会势力仍存,恢复列国并立统治的愿望依然十分强烈:文化的地域性差异然十分突出。

材料二 汉初社会经济残破,地方割据势力强大,中央集权有限,统治者米取了变通的郡国并行的国家结构形式。这种国家结构形式符合了汉初历史与现实的客观状况。统治阶级在与分裂势力作顽强斗争的同时,也要求“郡国自拊循其民”,给予地方政府较大的自主权,为缓和汉初国家与社会的矛盾奠定了政治基础。经“文景之治”,武帝时国力上升,在调整、限制、打击王国势力的过程中,郡县制逐步成为汉国家结构的主体,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汉武帝从政治、经济、文化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汉帝国走向强盛。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卜宪群《秦汉之际国家结构的演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指出秦朝郡县制国家观念受到的挑战。
(2)根据材料二,指出从汉初到汉武帝时期国家结构形式的变化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政治、经济、文化上采取哪些措施使“使汉帝国走向强盛”?
(4)除了观念和传统之外,治国主导思想的不同也对国家结构形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秦到汉武帝时期治国主导思想的变化。
3 . 为了史好地对地方进行统治,古代统治者实行了许多措施,这些施反映了中华民族管理国家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过一番辛苦打造,由王室京亲建立的诸侯国对周王室的向心力大大加强,同时通过这些诸侯国,实际建立起了较为稳定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摘编自龚铎主编《中国文化发展史》

材料二 秦始皇全面推行郡县制,以郡统县,郡行政长官称守,掌一郡行政等事务,设郡财负责军事。郡下设县,甚行政长官称县令(长)。每年岁末,郡守派遣官吏赴京帅上计(地方官更丁岁末将年的政绩报给国君或上级官员),向中央呈交记录本郡情况约计簿。朝廷据此行赏罚。县则在郡上计前,向郡守呈交县计簿。中央派监御史监察郡政,纠举弹劾有罪过的官吏。

——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三 (汉高祖)认为秦亡的原因之一是不分封子弟,狐立无援,故而又重新分封了自己的若干兄弟子侄为同姓王。…诸王在自己王国内拥有较大权力,可自行任命大部分官员并征收赋税,大者地跨数郡,其总地盘超出汉朝廷直辖郡县。汉武帝用主父偃之策,于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颁布“推恩令”,允许并鼓励诸侯王“摧私恩”将王国土地再行分封给子弟为列侯。此举没有像削藩那样招致反抗,效果异曲同工,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此后,又颁行“左官律”“附益之法",规定王国官为“左官”以示歧视,又限制士人与诸王“附益”交游。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在政治上推行什么制度?这种制度的实行有何作用?
(2)据材料二概括秦朝中央政俯通过郡县制来加对地方制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持出汉在地方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引发了什么问题?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4 . 汉武帝时期,改革地方监察制度,实行刺史出巡制,将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工作方式由常驻式改为流动式,刺史要严格遵循“六条问事”,其中第一条针对豪强恶霸,其余五条都是针对两千石太守。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增强官员责任意识B.强化对地方有效控制
C.削弱诸侯王的实力D.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2021-10-20更新 | 584次组卷 | 18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统一天下后,群臣就如何治理国家问题展开激烈争论。丞相王绾认为:燕、齐、楚等故地,距离首都咸阳过于遥远,如果不设置诸侯,恐怕很难镇守。李斯提出异议:周王分封同姓子弟为诸侯,但后来彼此相互诛伐,周天子也无力控制。

材料二 汉初仿秦实行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后来,诸侯王势力逐渐强大,对朝廷构成威胁。

——以上材料均摘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I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面对如何治理国家的两种不同观点,秦始皇在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上采用了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朝初年,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实行的是什么制度?汉武帝时,又进行了怎样的调整?
6 . “景遭七国之难,抑损诸侯,减黜其官。武有衡山、淮南之谋,作左官之律,设附益之法。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这说明
A.当时出现了军阀割据的局面B.西汉君主专制出现了重大问题
C.西汉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D.彻底废除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汉高祖时期,王国职官设置与朝廷基本一致。如表为此后西汉统治者对王国职官的调整概况,这些调整的出发点是
时期调整概况
汉景帝时期改丞相为相;裁撤御史大夫、廷尉等
汉武帝时期郎中令减秩为千石;改太仆(秩两千石)为仆(秩千石)
汉成帝时期裁撤内史;令相治民,与郡太守无异
A.精简地方行政机构B.节约中央财政开支
C.维护国家政治统一D.废除郡国并行体制
2021-07-08更新 | 11615次组卷 | 102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汉武帝顺应时代需要,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的措施。这些措施不包括
A.设立中朝B.设立刺史C.实行推恩令D.实行郡国并行制
9 . 如表为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至太初年间(公元前104年一公元前101年)汉武帝分封的部分侯国(据《史记·建元已来王子侯者年表》编制),据此可知
侯国名获封侯身份
安成、宜春、句容、句陵长沙定王子
丹杨、盱台、湖孰、秩阳、睢陵、龙丘、张梁江都易王子
剧、壤、平望、临原、葛魁、益都、平酌剧魁、寿梁、平度、宜成、临朐淄川懿王子
广望、将梁、蕲馆、薪处、陆城中山靖王子
A.分封宗法制得到局部恢复B.儒家纲常伦理影响政治决策
C.大一统政治格局渐趋巩固D.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加剧
2021-06-08更新 | 2054次组卷 | 24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汉代颁布的“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其目的是
A.壮大皇族力量
B.保证列侯利益
C.加强中央集权
D.笼络王侯人心
2016-11-18更新 | 419次组卷 | 33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喀什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