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2 . 北宋初期,统治者在地方设“四监司”,又在州一级增设通判。目的是为了
A.提高行政效率B.减少决策失误C.节约财政开支D.加强中央集权
3 . 宋太祖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其核心是围绕
A.削弱主要将领和丞相的权力B.解除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
C.解决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D.削弱地方军队的实力
2021-10-09更新 | 863次组卷 | 3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在宋代以前,宰相是皇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军、政、财各种部门的事无不统领。后来宋太祖改革官僚制度,使得率相只剩下了管理民政的权力。推动了这一变化的机构设置有
①三司   ②枢密院   ③宣政院   ④理藩院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宋人评价:“唐失其道,化内地为藩镇,内外皆坚,而人至不能自安;本朝反其弊,使内外皆柔,虽能自安,而有大不可安者。”下列措施体现宋朝“反其弊,使内外皆柔”的是
①派文官出任知州 ②设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
③实行崇文抑武方针 ④实行南、北面官
A.①②③B.①②C.①③④D.②③④
6 . 北宋初年,为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有
①把主要将领兵权收归中央②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③地方赋税大部分转运中央④在地方设置节度使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0-12-02更新 | 1283次组卷 | 64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贞观十三年,唐太宗将全国划分为十道,但各道长官仅为临时任命,没有固定之所。安史之乱后,节度使开始作为地方行政长官,其辖区叫道,形成道州县三级制,这些节度使掌控一道的军事、政事与财政。道的这种变化
A.导致了封建国家财政开支的增大B.有利于解决藩镇割据问题
C.打破了世家大族控制地方的局面D.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9 . 鉴于藩镇割据的历史教训,宋朝采取了通过控制地方官员,以控制地方财政、司法和军事大权的策略。宋朝采取这一策略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B.根除地方腐败C.提高行政效率D.解决唐末弊政
2020-02-20更新 | 538次组卷 | 28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10 . 宋太宗将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司、提点刑狱司、安抚司、提举常平司四司,合称“四监司”,对各州进行监控。“四监司”的设立
A.强化了君主专制B.加强了中央集权
C.提高了行政效率D.杜绝了政治腐败
2020-01-07更新 | 210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