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 道试题
1 . 北宋初年,为了监督知州而设置了(   
A.转运使B.参知政事C.通判D.三司使
2 . 下列选项中,通过限制地方来加强中央的措施有
①西汉“推恩令”、刺史制度
②唐朝三省六部制
③宋朝设立文臣知州、通判
④明朝废丞相、设殿阁。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4 . 宋太宗(939~997)诏:“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宋代统治者的这种认识造成了
A.重文轻武.积弱不振
B.内乱频仍,国势衰弱
C.外戚宦官横行不法
D.变法受阻,积弊难除
5 . 宋太祖“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采取这一措施主要是针对唐末五代以来的哪一社会问题
A.藩镇割据
B.宦官专权
C.朋党之争
D.农民起义
2016-12-12更新 | 949次组卷 | 15卷引用:2014届福建省泉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但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来,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其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
A.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B.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
C.设置通判,加强对地方官的监督D.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
7 . 《宋史·职官志》载:宋代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被视为“州郡最要之任”,“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并且还有—个职责:“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由此可见,宋代通判
A.兼有地方行政权和垂直监察权
B.拥有对地方守臣的领导权和司法权
C.资料不可靠,通判只在唐朝存在
D.单独掌握地方军政财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唐律疏议》规定:“(官员)受财而枉法者,一尺杖一百,一匹加一等,十五匹绞。受财而不枉法者,一尺杖九十,二匹加一等,三十匹加役流。无禄者,各减一等”。这说明当时
A.严厉处罚官吏职务犯罪
B.注重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C.官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9 . (清)赵翼说:“(唐)开元以来,诸王皆居京师,而支庶得自奋于功名。如宗室为宰相者,至有十余人。其出仕于外,嗣虢王巨、嗣吴王牛,当国家寇乱时,俱能守郡掌兵,为国宣力。此法之最善者也。”由此可知当时
A.相权不断削弱,皇权得以强化
B.利用宗法分封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科举考试成为宗室子弟控制政权的工具
D.严格防止宗室诸王发展成地方割据势力
2016-11-27更新 | 245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4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