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代中央政府注重对地方的管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人以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这是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属于周的创造。分封出去的邦国,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自秦朝中央集权体制建立以来,地方主要官员多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免,以实现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如果说秦朝只是郡守和县令由皇帝和中央政府任命的话,至唐宋时期,“海内一命之官并处于朝廷”,地方州县长官甚至其部属均由中央分发……为防止地方权力坐大,汉代通过“推恩令”,使地方诸侯失去了地方治权;宋代通过“制钱谷”,控制了地方财权……秦朝的御史府、汉代的十三州刺史、北宋的监司和通判等,均是代表中央政府负责监察地方的官员,发挥着“以小驭大,以卑监尊”的功效……地方政权的划界,就演变趋势而言,也越来越淡化山川形便,究其原因在于若地方政区地形过于险峻,易守难攻,易形成割据势力。

——摘编自丁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两大基本关系的剖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分封制的创新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分封制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汉以来中央管理地方的主要措施。
(3)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中央管理地方的发展趋势。
2 . 顾炎武《日知录》指出∶唐代州县政府,修筑的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官署也多基址弘敞。而宋代以降,州县政府所修筑的城郭、街道和官署,则相对简陋,且有越来越简陋的趋势。材料反映
A.唐代国力强盛;宋代以降国力转趋衰弱B.唐代建筑技术已达颠峰,后代难以超越
C.宋以后坊市制崩溃,无力维修城郭街道D.宋代以降财政集权中央,地方经费困窘
3 . 史载∶“唐代州县政府,修筑的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官署也多基址弘敞。而宋代以降,州县政府所修筑的城郭、街道和官署,则相对简陋,且有越来越简陋的趋势。”对这一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A.唐代国力强盛,宋代经济衰弱B.唐代建筑技术高超,后代难以超越
C.宋代打破坊市界限,疏于维修D.宋代财政集权中央,地方经费困窘
2020-03-14更新 | 110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2-2013学年黑龙江哈四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4 . 唐初地方节度使只掌管军务,但玄宗后期,节度使权力扩大,开始兼领度支使、营田使,后来又兼采访使、采访处置使等。这种变化
A.反映专制集权的进一步发展B.不利于国家的长期稳定
C.加强了对边疆的管理和控制D.有利于选官制度的完善
2022-01-04更新 | 442次组卷 | 17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唐代前期,各地负责监察的刺史的日常工作是与尚书省联系,唐代中后期则不同,刺史主要是向当地节度观察使请示汇报。这一变化反映了
A.皇权强化导致尚书省的地位下降B.刺史权力膨胀引起中央政府警惕
C.地方官制的失当削弱了中央集权D.中央利用分权策略加强地方控制
2022-05-11更新 | 632次组卷 | 77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902年,唐末藩镇割据林立,互相之间攻战不断;到了910年,五代十国前期多个国家并立。对这一历史变化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A.生产力发展影响王朝更替B.历史发展具有一定的延续性
C.分裂割据在古代难以避免D.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演进
7 . 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在更替与演交中不断进步,对中国政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我国历史上,商周王朝实行“封邦建国”……不存在中央对地方进行有效管理的行政区划制度……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天下,……。这在我国古代行政制度史上堪称划时代的变革。

——梁励《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沿革述论》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尊王子弟,大启九国,国大者,跨州兼那,连城数十。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道以致溢.小者淫羌越法,大者睽孤落横逆,以害身丧国

——《汉书诸侯王表第二》

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逐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逐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   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

——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

——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到汉初,地方行政体制有什么变化。汉初地方体制带来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
(3)根据材料三,指出元代行省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实行行省制度的意义。
2021-11-10更新 | 96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农垦佳木斯学校(佳木斯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兴,把秦郡划小,将一郡分成数郡。汉武帝时,在郡级政区之上设立了十三 个监察区,监察地方高级官员。东汉末年,为了镇压黄巾起义,授予监察区长官州牧兵 权、财权和政权,州变成了郡以上的一级政区,州牧渐成割据独立之势。坚持二级制政 区是统治者的愿望,所以隋统一后,撤销郡级政区,重新简化为州县两级。唐承隋设两 级政区,但安史之乱以后,作为监察区的道和藩镇结合,又形成州以上的一级政区。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

材料二   为避免重蹈前代覆辙,宋初将地方政府恢复到州县两级,但同样陷入管理幅度 太大的困难。为此,宋代统治者设置了高层政区——路,但不设路一级的单一长官,把 路虚化。路、州、县的官员由中央官员担任,宋代行政区划变成中央官员的分治区域, 而不是地方官员的行政区域。元明清三代都是国土广袤的大帝国,只能采用多级制的地 方政府,如元代就形成了最多达五级的行政区划,但结果仍能维持高度中央集权。自宋 以后,古代中国历史上不再出现因割据而产生的分裂局面。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朝到元朝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并简析变化的原因。
2021-03-18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模块考试历史试题
9 . 贞观年间房玄龄等人将京官由原来的2000多人裁剪为643人,从而使官民比例为1:3927;宋朝王安石变法之前,官民比例大抵为1:1500。唐宋官民比例变化
A.推动科举制不断完善B.反映唐朝的行政办事效率低下
C.表明宋朝官员机构庞大D.说明官员制度渐趋完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唐代以来江南地区大量设置新的县,仅唐高宗武则天时期就增加了27个县,玄宗时期增加12个,五代时期又增加新县8个。这一变化说明江南地区
A.人口数量不断增加B.冗官现象日益严重
C.行政区划愈加混乱D.农业技术更为提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