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在宋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原因是(     
①设枢密使管理军事   ②文臣任知州,通判辅佐州政
③设三司使管理财政   ④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 . 张国刚在《唐代藩镇研究》书中写道,唐代的藩镇并不都是割据的。河朔地区州县行政区划的改易和废置、官吏员额的增减,唐廷的敕令起一定作用。由此可知唐朝藩镇(     
A.具有游离性和依附性B.实现对中央控制
C.控制地方财政D.维护中央集权
3 . 下表为宋太祖时期中央所辖州县数量统计表(据《宋史地理志》整理)。根据下表中的信息,最有可能得出的历史结论是宋初(     
时间
公元960年111638
公元979年2971860
A.崇文抑武得到贯彻B.地方治理得到强化
C.边防财政危机深重D.地方机构人浮于事
4 . 宋太祖开宝年间,北宋军队人数为三十七万八千,到宋仁宗庆历年间,北宋军队猛增到一百四一万人。军队人数的增长(     
A.增加了北宋政府的财政开支B.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C.导致“三冗两积”局面产生D.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北宋中期以前,历代中原王朝与周边各国并未形成清晰的国界线。只是把两国自然形成的交界地域作为两属地带而放任不管。北宋中期,政府与周边政权商定划界,明确了双方的疆界线,并建立了相应的疆界纠纷处理机制和疆界文案保存制度。这反映了北宋时期
A.边疆政策保障和平B.周边政权日益强大
C.理学影响边疆政策D.中央集权日益加强
2022-06-30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州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北京大学某历史系教授指出,汉唐盛世王朝都是由王朝自身扶植的封疆大吏或地方军阀“造反”成功而灭亡,但从宋代开始,这种情况再也没有出现过,中国从此再无严重的地方分裂割据。这说明宋代与汉唐相比(     
A.国家统一的局面进一步巩固B.地方管理制度建设效果显著
C.根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基础D.重文轻武政策的运用较恰当
7 . 唐代前期,各地负责监察的刺史的日常工作是与尚书省联系,唐代中后期则不同,刺史主要是向当地节度观察使请示汇报。这一变化反映了
A.皇权强化导致尚书省的地位下降B.刺史权力膨胀引起中央政府警惕
C.地方官制的失当削弱了中央集权D.中央利用分权策略加强地方控制
2022-05-11更新 | 631次组卷 | 77卷引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宋代统治者虽然在地方上设置了路级建制,但不设路一级的单一长官。路、州、县的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员大多直属于中央政府的相应部门,尤其在路一级,行政区划简直就是中央官员的巡行区域。这表明宋代
A.出现了冗官冗费现象B.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C.地方管理机制不健全D.消除了地方割据隐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唐代的州县只有一个“专职”监察官,即观察使,由御史台派出,考察地方行政;宋代州县则设有四位“专职”监司,分别为管理民工兵事的安抚使,掌管财赋并转运中央的转运使,掌管司法的提刑按察史和掌管救恤的提举常平使。宋代地方监司的调整意在
A.贯彻重文抑武原则B.强化中央集权
C.扩大地方政府职能D.实现分权制衡
2022-03-08更新 | 151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如图为中国古代中原王朝形势图。


材料二   清前期边疆治理的部分措施。

地理方位措施
东南地区1.1683年清政府派施琅收复台湾
2.1684年设① ,隶属福建省
东北地区1.康熙前期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2.1689年中俄两国签订《尼布楚条约》,以法律形式确立了中俄边境
西北地区1.1757年平定准噶尔部扳乱
2.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3.蒙古地区设立② 制度
4.1762年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理军政要务
西南地区1.清初册封达赖和班禅
2.1727年起开始派遣驻藏大臣
3.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拿栏》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权
4.大规模推行③ 政策,强化对西南地方各民族的管理,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1)观察如图.分别写出图1、图2所示中原王朝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在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时分别采取的措施。
(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材料二的填空。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前中期治理边疆的措施的意义。
2022-03-06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永善、绥江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