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唐朝中期,杜佑感叹秦国“以区区关中灭六强国”,而唐朝同样定都于关中,版图广阔,“竭万方之财,上奉京师”,国势却日益衰落。杜佑对不同时期关中的认识反映了
A.北民南迁江南经济发展迅速
B.关中人口增长带来国势衰落
C.中央集权弱化了关中的地位
D.中央实力强弱影响国家统治
2 . 历史学家认为,宋代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朝代。但有学者认为,相对于汉唐两个朝代,宋代不是弱,也不是贫,而是无效率。导致其“无效率”的主要原因是
A.重文轻武的思想
B.事权的分割
C.科举制的完善
D.理学的兴起
2019-09-02更新 | 668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3届高三1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有学者认为,宋初统治者制定了一套“防弊”之政。其防弊之政的第一原则是收权,尽量将地方权力收归中央,第二原则是分权,尽量使各层权力机构的权力趋于分散。宋初措施主要体现第一原则的是
A.增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
B.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C.委任中央文官“权知军州事”
D.中央设置二府三司
4 . 北宋派文臣以朝臣身份出守州郡,官名为“权知军、州事”。“权”,有临时之意,意谓随时可以罢去。又在州郡设通判,作为副职,与权知军、州事共同处理政事;设转运使为路级财政长官,兼具监察官的身份。这些措施的实质是
A.对地方行政加以监察
B.剥夺节度使的行政权
C.将地方财政权收归中央
D.防止了分裂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宋朝,中央政府设转运使主管路级行政区的财政赋税,除宋神宗元丰改制时以外,宋朝始终没有放弃对转运使财政赋税运转的审计权,而且南宋还采用逐级申报财政的办法来对转运使进行监督。这表明在宋朝
A.中央以转运使监督地方行政长官
B.政府重视完善地方监察体系
C.财权是中央控制地方的重要手段
D.中央注重对地方的财政支持
2018-01-03更新 | 319次组卷 | 31卷引用:广西蒙山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宋朝,州县长官都改作“知州”与“知县”,这与汉朝时期的州牧、郡太守以及县令大不相同,“知”就是代理、兼任,名义上是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这说明宋朝
A.地方官员的权力扩大
B.中央权力进一步强化
C.中央与地方互相制衡
D.世家大族控制地方行政
2017-10-19更新 | 476次组卷 | 46卷引用:广西陆川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一典故源自宋代政府的告示。当时的“州官”
A.负责向中央转运钱粮赋税
B.主要职责是监察地方
C.拥有封地,官位可世袭
D.由文官担任,受通判节制
2017-10-06更新 | 365次组卷 | 36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1月段考历史试题
8 . 公元1071年,枢密使文彦博对宋神宗说,“(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非与百姓共治天下也。”最能体现该主张的是
A.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B.由世家大族担任朝廷要职
C.由中央掌控地方赋税
D.抽调各地精兵去充实禁军
2016-12-13更新 | 217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7届广西区桂林市第十八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9 . 下列历代措施中,起到限制地方割据势力作用的有
①汉武帝颁行“推恩令”
②唐玄宗设置节度使
③宋太祖派文臣任知州
④明太祖在地方设“三司”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16-11-27更新 | 129次组卷 | 25卷引用:广西防城港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10 . 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曾对大臣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人也。”宋太祖据此思想所采取的措施是
A.将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B.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C.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D.地方赋税全部由中央掌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