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4 道试题
1 . 两宋路级四监司职权分工表

四监司

职权分工

安抚使(帅司)

掌兵民之政

转运使(漕司)

经度财赋,掌“婚田税赋”

提点刑狱司(完司)

掌“狱讼经总”

提举常平司(仓司)

视丰歉而为之敛散,掌“常平茶盐”

——据高进等《监察之监察:宋代的监司互察》整理


据上表可知,四监司的设置(     
A.确保了吏治清正廉洁B.造成了积贫积弱局面
C.扩大了地方行政权力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 . 宋初统治者大力加强中央集权,成功地维护了政权的稳定。但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守旧的政治风气。下面史实能予以印证的有(     
A.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B.增强尚书台的作用
C.先后设立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D.部分官员秘折奏事
3 . 宋代地方行政区域划分在唐代“道”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并隐隐有突破“山川形便”的趋势。如永兴军路,其辖区虽然主要在陕西,却越过秦岭,管辖着仅有五县之地的商州;淮南东路跨越淮水管辖亳州、宿州等地。宋代地方行政划分的这一变化(     
A.便利了地方经济文化的交流B.利于消除割据隐患加强中央集权
C.适应了边疆危机的现实需要D.促进了地方政府管理职能的扩大
4 . 张国刚在《唐代藩镇研究》书中写道,唐代的藩镇并不都是割据的。河朔地区州县行政区划的改易和废置、官吏员额的增减,唐廷的敕令起一定作用。由此可知唐朝藩镇(     
A.具有游离性和依附性B.实现对中央控制
C.控制地方财政D.维护中央集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宋史》记载“诸府置知府事一人,州、军、监亦如之。掌总理郡政……。通判……建隆四年(963),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这反映出宋代政权机构设置的特点是(     
A.解决了中央与地方间矛盾B.君主专制权力呈现强化趋势
C.制约了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D.通过地方分权来加强中央集权
6 . 《新唐书》载:“武夫悍将虽无事时,据要险,专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这种状况的主要影响在于(     
A.威胁了中央集权B.分割了宰相权力
C.使选官制度完善D.加强了君主集权
2022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图是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在①②③④处填写对应的内容,正确的是(     
A.道—府州军监—郡守—转运司B.路—府州军监—转运司—通判
C.路—参知政事—郡守—节度使D.省—参知政事—节度使—巡抚
2022-11-29更新 | 844次组卷 | 16卷引用: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备考必刷题(中外历史纲要上)
8 . 宋朝统治者对节度使并未采取直接撤销的激烈手法,而是逐步蚕食其统治权力。通过“罢领支郡”让节度使只负责其坐镇之州的政事,各支郡管理权收归中央;以中央文官“权知军州事”,使节度使的行政权力大为缩减;通过增设由中央任命的通判从州的层面约束节度使的权力。这些做法(     
A.强化了君主专制B.加强了中央集权
C.提高了行政效率D.杜绝了政治腐败
2022-11-28更新 | 371次组卷 | 2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河北专用)01
9 . 下图为唐玄宗天宝年间边境节度使分布图。这一举措(     
A.加强了中央集权B.埋下了动乱隐患
C.促进了民族交融D.导致了政权更迭
10 . 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据此可知,设置通判有利于(     
A.架空节度使B.杜绝武官腐败C.提升战斗力D.削弱州府权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