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公元1138年,在宋高宗准备同金人议和时,以刚直敢言闻名的监察御史方庭实上疏:“天下者,中国之天下,祖宗之天下,群臣万姓三军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并劝勉高宗要以“中国”为重、以天下民心为重,不能屈服于外敌,弃天下百姓于不顾。材料反映了宋代(       
A.君权受到相权限制B.军队羸弱致使外患严重
C.政治环境相对宽松D.重文政策弊端开始显现
2022-10-09更新 | 1178次组卷 | 3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纲要上)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测)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适中(0.65) |
2 . 藩镇割据
(1)形成原因:有些藩镇独立性强,形成____的局面。
(2)影响:藩镇割据局面在唐朝后期持续了100多年,严重削弱了唐朝的____力量。
2022-08-20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上册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知识手册】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下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表反映了唐朝玄宗至宪宗时期中央、地方官员数量的变化。据表可知,该时期
官员类别
历史时期
中央官员地方官员
唐玄宗时期2620人16185人
唐宪宗时期5718人260023人
A.地方势力膨胀B.中央官吏受到严密控制
C.中央财政紧张D.地方政府吏治逐渐腐败
2022-06-04更新 | 906次组卷 | 12卷引用:专题02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 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必考知识清单与考点演练(统编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784年,关中因为战乱,米价上涨,长安经济困难。786年,京城禁军军粮无法保证,出现兵变危险。浙江东西道节度使韩滉运米三万斛供给朝廷,解除了唐德宗的燃眉之急。此事反映出当时
A.藩镇是拱卫唐朝廷的关键力量B.唐政府对藩镇存在一定依赖性
C.强化藩镇是唐王朝的必然选择D.经济重心基本转移到江南地区
2022-05-25更新 | 1685次组卷 | 33卷引用:专题02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 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必考知识清单与考点演练(统编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唐代前期,各地负责监察的刺史的日常工作是与尚书省联系,唐代中后期则不同,刺史主要是向当地节度观察使请示汇报。这一变化反映了
A.皇权强化导致尚书省的地位下降B.刺史权力膨胀引起中央政府警惕
C.地方官制的失当削弱了中央集权D.中央利用分权策略加强地方控制
2022-05-11更新 | 632次组卷 | 77卷引用:专题02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 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必考知识清单与考点演练(统编版)
6 .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然犹桀猾时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顾炎武则认为:“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据此可知二者都
A.主张取消中央集权B.关注现实政治的弊病
C.反对君主专制D.主张中央与地方分权制衡
7 . 唐代节度使在不同时期发生多次重大调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前期,中央集权巩固,“制天下以为十道,统之以都督,遐荒四达,合为一家”。在各地并未设立节度使,而在全国推行府兵制。《历代兵志》曾记道:“都督带使持节者谓之节度使,不带节者不称,然犹未以名官”。自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贺拔延嗣除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自此始有节度使之号”。但这时节度使只统兵,州郡政务由地方行政长官主持。

材料二 为了统帅边兵的需要,节度使的权力日益加重,统领地区不断扩大。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2)下令幽州节度使增领卫、相、洛、冀、魏、贝等十六州及安东都护府。有些甚至一人兼领数镇节度使,王忠嗣为河西、陇右节度使兼朔方、河东节度使,“节制万里,天下劲兵重镇皆在掌握”。

材料三 节度使所控制的割据势力,以安史之乱为起点,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军事势力迅速发展。魏博节度使田承嗣,曾“举管内户口,壮者皆集为兵”。泽潞节度使李抱真,“籍民每三丁选一壮者,免其租徭,经弓矢,使农隙习射,发暮都试,行其赏罚,比三年得精兵二万”。大历年间,平卢镇拥兵十万,魏博和成德各拥兵五万,襄阳有兵二万。其余一些大的节度使所控制的藩镇兵力也不下万余。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许正文《论唐代节度使的兴起和演变》


(1)指出材料一中节度使的职责及其形成的政治因素。
(2)比较材料一、二,说明材料二反映出唐代政治统治发生了哪些变化。
(3)结合材料三说明唐代政治统治出现了什么问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运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基于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库,对宋代历史进行文本挖掘分析。下面是出现较多的词汇:

参知政事、话本、通判、张载、交子、市坊、岁币、苏轼、夜市、市舶司、榷场、党争、佃户、沈括、转运使、李清照、糊名法、天子门生、景德镇、活字印刷术、占城稻、禁军、指南针、澶渊之盟、青苗法、王小波起义、米芾、《武经总要》等。


请从材料中提取三个关联密切的词语,并据此拟定论题,结合中国古代史有关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1-04-11更新 | 808次组卷 | 20卷引用: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宋朝地方管理上创建了路制,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治所、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力集中的设置原则。一路下同时存在三个平级的管理机构,它们之间采取互不相属、分化事权、相互牵制的原则。这一建制
A.旨在扩大宋朝疆域B.体现了文武分权的特点
C.打破了市坊的界限D.利于强化中央集权
2020-11-10更新 | 315次组卷 | 36卷引用:专题03辽宋夏金元时期 - 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必考知识清单与考点演练(统编版)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宰相事无不统,故不以一职名官。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

——摘编自《新唐书百官志》

材料二 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年)“改政事堂号‘中书门下’,列五房于其后:一曰吏房,二曰枢机房,三曰兵房,四曰户房,五曰刑礼房,分曹以主众务焉”。

——摘编自《新唐书》卷四六《百官志》

材料三 唐初,差遣职任多属临时。武则天时期,破格用人,差遣之法逐渐流行。玄宗朝,使职差遣形成为新的制度。

开元以前,有事于外,则命使臣,否则止。自置八节度、十采访,始有坐而为使,其后名号益广。大抵生于置兵,盛于兴利,普于衔命,于是为使则重,为官则轻。

——摘编自李肇《唐国史补》卷下

开元天宝年间,使职差遣大量出现。监察地方:十道采访处置使……搜括逃户:括户使、劝农使……整顿漕运:江淮河南转运使……军事边防:节度使、经略使……

——摘编自《唐代制度及其变迁》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构建唐初三省六部制的结构图及唐玄宗时期的中书门下五房结构图,分析这种变化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唐代设置使职差遗产生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