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两汉时期.官吏将救灾济荒视为官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执行荒政时偶有假托诏书的行为,若其出发点是救民于苦难的,帝王在不违行法律精神的前提下,可以不追究、处罚他们,甚至给予一定的薄赏。这一现象表明,汉代(       
A.国家治理具有灵活性B.官僚政治逐渐走向成熟
C.专制皇权受到了冲击D.法家思想指导日常行政
2022-04-26更新 | 526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史载,汉初“丞相旧位在长安时……每国有大议,天子车驾亲幸其殿”。“汉典旧事,丞相有请,靡有不听……王者待之以殊礼。在舆为下,御座为起,入则参对而议政事,出则监察而董是非”。这表明汉初
A.丞相位高权重受到尊敬B.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完善
C.皇权受到相权有效制约D.丞相制度尚未真正建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旧唐书》卷一一九《崔植传》记载:植潜心经史,尤精《易象》。累历清要,为给事中(门下省),时称举职。时皇甫傅以宰相判度支,请减内外官俸禄,植封还敕书,极谏而止。这反映出
A.中枢内部的权力制约B.专制皇权遭到严重削弱
C.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D.三省六部制的不断完善
2022-04-12更新 | 259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西汉设立内外朝,尚书权力发展,东汉尚书权力进一步扩大,到魏晋时成为宰相机构,再发展到隋唐时期的三省制。这反映了古代中央机构
A.是相权与皇权妥协的产物B.有效防范了宰相的擅权
C.分工逐渐细化,利于合理决策D.受宗法关系影响渐趋淡化
2021-09-26更新 | 299次组卷 | 24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738 年,唐玄宗在三省之外另设置翰林学士院,负责一部分诏书的起草工作。805 年,唐 宪宗继位后又规定:朝廷的制诰、诏令、敕文等都由翰林学士执笔,中书舍人只能起草一些 不太重要的文书。由于翰林院在宫禁之内,故称翰林学士为“内制”,而中书省在皇城,故 称中书舍人为“外制”。这一做法表明唐朝后期 (     
A.中枢机构权力的转移B.通过内外朝制度削弱相权
C.官员选拔途径的扩大D.集思广益以提高行政效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面为唐朝三省六部示意图,图中政事堂为宰相的议事办事处。政事堂的设置旨在

A.提高决策效率B.加强中央集权
C.防止大臣专权D.分割宰相权力
7 . “在人类发展历程中,以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为代表的东西方文明曾经彼此交融,相映生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材料二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予内阁而于军机处。

——《清史稿》

材料三   “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就是就某些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烦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


(1)有人认为,材料一说明了唐朝时期的中国已经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体制,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三,说明古代中国和雅典军国大事的决策方式及其造成结果的差异。
(3)上述三则材料说明了古代中国和雅典政治制度有何根本差异?简要分析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
2017-12-15更新 | 463次组卷 | 19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