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4 道试题
1 . 如图为某同学在学习三省六部制时制作的知识结构图,其中①处应为(     
A.尚书省B.门下省C.中书省D.皇帝
2023-10-06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这一问题所进行的制度设计是(     
A.实行行省制B.确立三省六部制
C.完善科举制D.设立中外朝制度
2023-09-04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国史新论》中论及唐代制度时说,在地方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的制度,在朝廷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的制度。“这两种制度”是指(       
A.科举制和郡县制B.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C.分封制和科举制D.郡县制和三省六部制
2023-03-01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汉武帝时期,正值多事之秋。柏至侯许昌、平棘侯薛泽、武强侯庄青翟、商陵侯赵周,分别为武帝朝的第三位、第五位、第八位和第九位丞相,但是都谨小慎微,无任何建树。这反映当时(     
A.中央与地方矛盾凸显B.选官制度的弊端
C.中央行政机构的变革D.君主专制的强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据《朱子语类》记录,唐朝中枢机制运行时,三省长官之间要历经反复多次的草拟、封驳、审定,每一个环节必须要得到皇帝的旨意才可继续下一步,最后递交尚书省进行实行。据此推测唐朝三省制度(     
A.程序繁琐,存在一定制度缺陷B.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C.集体商议,有效避免决策失误D.分割相权,加强了中央集权
7 . 武则天称制及称帝二十一年,前后任宰相者达75人;唐中宗时,曾有19人同时为相。唐朝群相制的实施(     
A.导致了冗官问题B.强化了君主权力C.提高了行政效率D.完善了监督机制
8 . 汉武帝从中央各机构中选拔一批资历较浅但有才能的官员,人宫侍从左右,参与决策,形成一个为自己所掌控的中朝。这一举措(     
A.加强了君主专制B.有利于决策的民主
C.强化了中央集权D.扩大了丞相的权力
9 . 东汉时期,尚书台“出纳王命,赋政四海,权尊势重,责之所归”,品秩虽仅三石,在朝堂上却与御史中丞、司隶校尉专席而坐,号曰“三独坐”,以致于有人发出“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的感叹。这反映出当时(  )
A.国家政务分官设职B.相权削弱皇权加强
C.国家权力的理性化D.朝廷内部矛盾尖锐
10 .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中国古代中央统治集团内都的一对主要矛盾。唐朝为解决这对矛盾所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行省制B.设置节度使C.实行三省六部制D.实行三公九卿制
2022-12-10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2021年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