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中国古代中央统治集团内都的一对主要矛盾。唐朝为解决这对矛盾所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行省制B.设置节度使C.实行三省六部制D.实行三公九卿制
2022-12-10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2021年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2 . 古代中国“中书取旨,门下复奏,尚书施行”的中央中枢机制完善于(     
A.三国时期B.东晋时期C.隋朝D.唐朝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隋唐时期,中央官制日趋成熟,初步形成彼此监督与制约机制,该制度是
A.三公九卿制B.三省六部制C.内阁六部制D.中书行省制
4 . 假如唐朝政府要在长安城外开挖一条工程浩大的护城河,中央三省六部实施该工程的运作机制是
A.中书——门下——尚书——工部B.尚书——中书——门下——户部
C.中书——门下——尚书——吏部D.门下——尚书——中书——工部
2021-09-17更新 | 535次组卷 | 20卷引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有学者认为,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的演变,是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这里的“进步”从制度变革层面来讲主要指
A.行政效率大大提高B.决策程序更加规范
C.分权制衡限制皇权D.社会阶层流动加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唐太宗时,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最后得以实施要通过众多机构。按照当时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中书省一尚书省一门下省B.中书省一门下省一尚书省
C.尚书省一门下省一中书省D.门下省一中书省一尚书省
2021-01-27更新 | 339次组卷 | 32卷引用:内蒙古北师大鄂尔多斯附属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从汉至元,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二府并重,地方由郡国并行到州县两级制,再到文臣、通判、转运使的设置,反映了(  )
A.中央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民主化的趋势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的趋势
D.中央与地方权力日益增大的趋势
2020-04-16更新 | 309次组卷 | 39卷引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著名学者钱穆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钱穆先生的观点是
A.唐朝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B.唐朝皇帝还未拥有足够的专制权力
C.唐朝三省相互牵制D.唐朝实行集体决策机制
2020-03-17更新 | 224次组卷 | 40卷引用:内蒙古太仆寺旗宝昌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9 . 下面是中国古代某一时期中枢机构示意图。这种中枢结构始于
A.秦朝B.西汉C.唐朝D.北宋
2020-01-07更新 | 343次组卷 | 21卷引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西校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隋唐制度集大成,中央官制有三省,下有六部去分工。下列有关三省六部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B.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
C.以后历朝都完全沿袭的政治制度
D.三省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
2019-11-0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