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1 . 西汉时期,尚书仅是九卿少府的属官,“掌通章奏而已”,地位较低。东汉建立后,尚书演变为尚书台,三公和大将军只有经过皇帝恩准,加“录尚书事”头衔,方可参与中枢决策,否则也只能“备员而已”。这表明汉代(     
A.中枢机构发生异化B.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C.行政体制分权成熟D.宰相地位日趋下降
2 . 历代统治者重亲亲之道,善待宗室,却“位重而愈疏,禄多而愈贫”,这使得大多数宗室不仅聪明才智得不到发挥,而且正常生活受到限制。为了生存,他们欲“假冒民人,带同妻女卖身为奴,甘心下贱”而不得。这一现象反映了(     
A.血缘亲情日益淡化B.君主专制存在痼疾
C.儒家主流地位旁落D.社会秩序遭受冲击
2023-02-03更新 | 226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3-24高三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唐玄宗天宝年间,宰相杨国忠召左相及给事中、诸司长官皆集尚书都堂,“唱注选人,一日而毕,曰:‘今左相、给事中(门下省官员)俱在座,已过门下矣。'其间资格差缪众,无敢言者。于是门下不复过官。”这反映了唐朝后期(     
A.三省开始出现一体化趋势B.科举考试的地位提高
C.君主权力受到了极大制约D.中枢运行机制遭破坏
2022-10-10更新 | 2561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调研(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西汉末年已有刺史干预地方行政事务;东汉时,和帝、安帝、顺帝、桓帝均曾下诏要求刺史亲预庶政,刺史由此逐渐获得选举、劾奏等人事权力,甚至染指兵权。由此可知,东汉时期(     
A.地方豪强受到压制B.中央集权逐渐加强
C.刺史制度明显异化D.监察官员品级提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表所示反映了西汉时期(     
武帝时尚书台的实权逐渐加重;设置大司马取代太尉,并附加兼职,如大司马(兼)大将军
昭帝、宣帝时大将军执掌军事,其职权也涉及政务,统领内朝
哀帝时大司马领衔三公之职
A.权臣乱政的根源所在B.君主专制遭到削弱
C.中枢运行机制的异动D.武将把持军政大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汉书·窦田灌韩传·田蚧传》云:“当是时,丞相入奏事,坐语移日,所言皆听。荐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权移主上。上乃日:‘君除吏已尽未?吾亦欲除吏。”这说明当时(     
A.君相之间的权力分配存在冲突B.中朝与外朝的矛盾尖锐
C.丞相在选官除吏方面权力式微D.丞相不能参与政务决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东汉至隋唐时期皇帝常与豪强大族联姻,在皇后废立上需要反复征求宰相大臣的意见。唐高宗在改立皇后时,大臣李勣对唐高宗说:“此陛下家事,何必问外人。”于是唐高宗不顾众多大臣反对废除了王皇后,改立武则天为皇后。这表明当时
A.社会结构发生变化B.君主专制强化
C.社会风气相对开放D.市民阶层兴起
2022-05-23更新 | 449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汉文帝有次在朝会时间丞相陈平关于案件与钱谷问题,陈平说:“应该问廷尉和治粟内史。”文帝问:“那你负责什么呢”。陈平回答:“宰相的职责,对上辅佐天子:对下使万物各得其所:对外安抚四夷和诸侯;对内使百姓归附。”据此可知,汉代
A.官员人数众多B.实行内外朝制度C.君相矛盾尖锐D.政府分工专业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汉武帝后期尚书“处于转呈章奏的核心地位”,“所言不善,屏去不奏”。宣帝时“上书者益黠,尽奏封事,辄下中书令出取之,不关尚书”,正式推行上封事制度,并进一步强调,“密奏以皂囊封之,不使人知”。上封事制度的推行旨在
A.强化君主权力B.有效制约尚书C.完善官僚体制D.提高行政效率
2022-05-12更新 | 356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10 . 有学者认为“唐的鼎盛有一种横向比较的优势,即同一时期世界上的其他地方都不如唐”, 并指出“这些灿烂光环的背后是唐朝内政的修明”。“唐朝内政的修明”体现在(       
①调整赋税制度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②完善三省六部制优化决策程序
③地方设置行御史台和肃政廉访司                 ④实行开放包容的对外交往政策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2-05-09更新 | 1133次组卷 | 9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