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称“故唐制遇下诏敕,便先由门下省和中书省举行联席会议,会议场所称为“政事堂”。……凡属皇帝命令,在敕字之下,须加盖‘中书、门下之印’,即须政事堂会议正式通过,然后再送尚书省执行。若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认为违法的,不能为下面各级机关所承认。”由此可知,唐代政事堂制度(     
A.有利于防范权力被肆意地滥用B.形成了民主政治与法治的雏形
C.凸显了相权与皇权之间的矛盾D.是独立于皇权之外的决策机制
2 .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统治者特别注重对地方的治理。历史上的地方行政制度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朝代的地方行政区划图。

图1

图2

图3

(1)阅读三幅地图,说说其对应中国古代哪一历史时期何种地方行政制度,并对相关制度进行简要评价。概括中国古代地方治理的总趋势。

材料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是不可只用“黑暗专制”四字一笔抹杀的,在中国的君主专制统治之下存在着开明性。中国古代中央政府的职权划分最重要的便是皇权与相权的划分,在相权制约下君主的专制统治有一定的开明性。从中国古代政府的组织结构、职权分配制度、选官制度等的设置中也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政治在君主专制下具有明显的开明性,即君主也要按照一定的法理、传统政治理念实行统治,而不能完全凭借自己的意志去行事。除去制度设置的保障,儒家思想对君主的道德修养要求也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主,使其不能实行绝对的独裁专制,而要在统治中注重民意,在专制下实行一定程度的开明统治。

——《史学前沿: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开明性》


(2)从上述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2022-08-01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密云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图呈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大致演变历程,其主题是
A.中央集权的加强B.中央官制的完善
C.选官制度的完善D.中枢政务机构的演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史载“汉家承秦之制……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下列能够体现该观点的是
A.设中书省,总揽国家权力B.建立行省,加强中央集权
C.设立中朝,限制丞相权力D.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大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唐制:每事先经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付门下.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这反映出
A.唐代确立了三权分立制度B.中书省的权力最大
C.尚书省形同虚设D.三省的运行机制
2021-08-24更新 | 216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中科院附属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秦朝中央政府中的九卿,其中的“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掖门户”“卫尉,掌宫门卫屯兵”“宗正,掌录属”“太仆,掌典马”“将作少府,掌治宫室”而隋唐中央政府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掌官员考核任免、财政、祭祀科举、军政、司法和工程建设。材料表明
A.皇权旁落,相权加强B.中国古代家国一体政治特色消失
C.机构精简,职能专一D.皇家事务与国家事务的逐步分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史学家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的宰相是委员制。”这句话可以用于说明唐朝
A.宰相的职能彻底改变B.宰相的权力被分割
C.宰相的品级逐渐下降D.宰相执政能力降低
2021-07-12更新 | 433次组卷 | 19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有学者认为,秦汉以来相权不断衰减。以下内容的排序符合此观点的是
①“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
②“不置官署,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
③“丞相,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A.①③②B.③②①C.②③①D.③①②
9 . 中书省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中央机构。以下对于中书省的描述,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太史公司马迁曾任中书令 ②六部隶属于中书省
③负责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敕 ④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
A.③①②④B.①③②④C.②③①④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古代中国中枢机构的设置不断变化。以下对历朝历代中枢机构的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①丞相府是行政中枢,丞相为三公之一,是主要的辅佐大臣
②中枢机构变成皇帝直接统领的三个机构,同在政事堂议事
③中央常规中枢机构削弱,决策活动转移到皇帝亲信的臣僚
④废丞相,选文官协助处理奏章等,逐渐成为实际中枢机构
A.①②秦朝、汉朝B.③④汉朝、唐朝
C.②④唐朝、明朝D.②③秦朝、明朝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