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转运使、《梦溪笔谈》
政事堂、三教并行
宣政院、《授时历》
西域都护府、《九章算术》

A.②③④①B.②④③①C.③②①④D.④②①③
2022-03-10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效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西汉时期,汉武帝会亲自过问一切政务,让九卿和丞相不得直接奏事,与此同时,他还提拔了一批中下层的官员作为自己的高级侍从和助手,替他出谋划策,发号施令。汉武帝的这个措施推动形成的制度是(  )
A.刺史制度B.三公九卿制度C.均输平准制度D.中朝制度
2022-01-23更新 | 494次组卷 | 15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中国古代大一统的内涵极其丰富,它包含了各个领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的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是诸夏民族和若干外族在种族和文化方面融合的结果,这是一件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直到秦统一,“中国”二字才有具体的表现,它代表着一个具有明确政治制度的庞大帝国和明确地理区域的广大国土和民众。

这个划时代的变革,不但结束了列国的局部战争,废除了列国间重重的关隘和限制,而且更重要的是“大一统” 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促使中国人产生融合智慧、发展共同文化的伟大理想。秦的统一顺应了春秋、战国以来历史的发展趋势,在政治制度上、思想文化上、经济形态上都使中国出现亘古未有的新局面。甚至在疆域方面,亦因统一事业的完成而有了进一步的扩展:一方面可以集中全国的力量以抵御北方匈奴的入侵,另方面对东南及南方边疆地区也发挥了巨大的开拓作用,奠定了此后两千年中国版图的基础。

——整理自邹纪万《秦汉史》

材料二

材料三   唐代的三省,仍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三省的首长,均为宰相之职。隋时,三省的职掌没有明确的划分。直到太宗时,始告确定,以中书省制定法令,门下省审查法令尚书省执行法令。但因权力的彻底分化,中书与门下是不免因成见的关系发生公务上的争执。太宗为补这个流弊,因而设人作为三首长联席议政的机关,最初A设在门下省,后来移到中书省改称为“中书门下”。

三省长官虽为宰相,但其他官吏也可由皇帝指派,参决大政。这个制度也承自隋朝。太宗时,命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此后任何官吏,只要在他的原有官衔之下加上一个“参议朝政”或“平章政事”之类的名号,便是实际的宰相。这类名号最初甚为繁多,后来逐渐定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及“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两个名称。

——傅乐成: 《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秦朝大一统在政治制度上、思想文化上、经济形态上、疆域上的表现并指出秦大一统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中的示意图,指出汉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并结合所学概括该制度实施后出现的问题。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3)填写下划线A上的机构名称。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括三省六部制的特点。
2021-12-28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钱穆在《国史新论》一书中指出,直到唐代,宰相职权,更是划分得明白。全国最高政令,名义上由皇帝颁发,唐人谓之敕。在法理上,则有些敕书,全由宰相拟定。以下关于唐代宰相职权划分的表述,正确的是
A.尚书省负责草拟B.中书省负责执行C.门下省负责审核D.政事堂下设六部
2021-11-25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绿谷高中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6 . 下图为中国古代某制度的示意图,该制度是
A.三公九卿制B.三省六部制C.二府三司制D.内阁制
2021-11-18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S9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唐代某一中央机构的长官为“侍中二人,正二品”。其主要职能是审核诏令,“掌出纳帝命,相礼仪。凡国家之务,与中书令参总,而颛判省事”。该机构最有可能是
A.中书省B.尚书省C.门下省D.政事堂
2021-11-18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A9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8 . 唐朝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唐太宗时常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这一做法客观上
A.影响了皇帝权威B.加强了中央集权
C.提高了行政效率D.导致了冗官现象
2021-11-17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十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钱穆说:“但若门下省或故为异同,中书省或固执己见,则可争论不休,若一意苟合,则又失去复审作用,都会削弱行政效力。于是乃有三省合议之要求。”“三省合议”的场所是
A.中书省B.尚书省C.门下省D.政事堂
10 . 有学者认为,唐前期,尚书、门下、中书三省构成一个完整的辅助皇权运行的最高政务裁决系统,三省官员在上行和下行政务文书中的签署,体现了按照环节分工、分层决策、互相制衡的政务运行机制。在他看来当时
A.中枢权力机构膨胀造成了冗费现象
B.政务文书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
C.尚书省是国家最高政务系统的中心
D.三省分权最终制约了皇帝的权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