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自隋朝为了加强对尚书令的牵制,启用皇帝最为信任之人,其任命就多了份特殊性。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位,因为他曾任尚书令一职,“其后人臣莫敢当”,久而久之尚书令演变成一个荣誉的职衔,于是尚书仆射成为了实际上的尚书省长官。公元662年,唐高宗下令废除尚书令一职。这一现象(     
A.维护了君主专制B.制衡内朝势力C.加强中央集权D.维护国家统一
2 . 唐初,三省宰相几乎都是兼职,一般是“午前决朝政,午后决省事”,且每天上午政事堂宰相办公会议结束后,皇帝都要“出内厨食以赐宰相,馔可食十数人”,以慰劳忙碌了一上午的宰相们,从而形成了宰相会食(有如工作午餐)之制。由此可知,宰相“会食”(     
A.旨在提高宰相办公效率B.利于协调三省宰相关系
C.强化了君主对宰相控制D.便于皇帝诏令顺利执行
2022-09-08更新 | 1219次组卷 | 28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段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汉书·窦田灌韩传·田蚧传》云:“当是时,丞相入奏事,坐语移日,所言皆听。荐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权移主上。上乃日:‘君除吏已尽未?吾亦欲除吏。”这说明当时(     
A.君相之间的权力分配存在冲突B.中朝与外朝的矛盾尖锐
C.丞相在选官除吏方面权力式微D.丞相不能参与政务决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西汉初年,御史大夫既掌管天下文书、颁布皇帝诏令,又掌管朝廷内外监察;汉武帝时,其机要秘书工作分割给尚书署办理;东汉时改名为大司空,掌管水利、工部。御史大夫职能的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的加强B.分权原则的落实
C.监察体制的破坏D.文书制度的成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钱穆指出,自汉代以降,在选举和考试中脱颖而出的士人构成了古代政府的主体,他们起到了主导社会、限制君权的作用,形成“中国式民主政治”。由此推测“中国式民主政治”的形成是因为士人
A.以能晋身思想相对独立B.文采出众参与机要决策
C.熟悉典章政治素养较高D.出身官宦政治经验丰富
6 . 据《汉书·百官公卿表》统计,西汉武帝朝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被杀(包括被逼自杀)者有10例,但却并非都是罪有应得。丞相赵周因酎金案负有失察责任而被下狱致死;而张汤的自杀,则完全是出于一场诬陷。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外戚干政的恶果B.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
C.监察制度的异化D.官僚政治制度的缺陷
2022-01-24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