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2022·山东·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李沆(北宋名相)字太初,累加门下侍郎、尚书右仆射。一夕,(宋真宗)遣使持手诏欲以刘氏(刘娥:出身寒微)为贵妃,沆对使者引烛焚诏,附奏曰:“但道臣沆以为不可。”其议遂寝。上述史事体现了北宋
A.统治阶级仍未打破门第观念B.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良好
C.高级官僚深受理学观念侵染D.皇权受到了“制度性”约束
2022-05-16更新 | 1081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2届新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 山东专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宋太祖时期,沿用唐后期形成的中书门下制,形成与枢密院对掌文武的二府三司制度;神宗时期,废除中书门下体制,赋予中书、门下、尚书各自权责,三省长官实行兼职制度,以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二人均是宰相。这一变化
A.加剧了冗官局面B.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C.加强了中央集权D.增强了三省制衡机制
3 . 唐代在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宋代则不抑兼并、田制不立。而在政治上,唐代建立皇权之下高度程式化运行的三省六部制,地方从零星出现到系统化实行的使职差遣制等,而宋代以“天下事当与天下共之,非人主所可得私也。”的治国共识,出现以文制武,文人治天下的局面,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
A.实行从平等到效率的转变B.实行从效率到平等的转变
C.经济政治制度的背离现象D.宋代民主政治的初步建立
4 . 宋代著名民谣说“欲得官,杀人放火受招安;欲得富,赶着行在(即皇帝住所)卖酒醋。”这首民谣生动阐释了世人如何在政治和商业中发迹的社会畸态。这说明了
A.争取权益铤而走险的心态B.重文轻武政策导致的无能
C.价值观念黑白颠倒的无序D.专制皇权体制滋生的弊端
2021-12-23更新 | 598次组卷 | 9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2022届高三一诊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唐代时,谏官中的左右谏议大夫、左右补阙和左右拾遗分属于门下、中书两省。宋代则明文规定,“选谏官、御史,凡宰执之臣曾所荐者,皆不与选”,仁宗时更是下诏日:“御史阙员,朕自择举他。”宋代的这些措施旨在
A.扩大谏官的职能B.强化专制皇权C.提高政府的效率D.保持谏院独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宋代以文书御天下,“堂札子”(宰相处理政事的文书)在宋代文书中较为常见,它由唐代的“堂帖”发展而来,最初由宰相独立使用,宋太宗以后“堂札子”一律须经“奏请”方能下行。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专制皇权的强化B.相权分散的趋势
C.中枢机构的异化D.行政效率的提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北宋初期,枢密院成为最高军务机构,是“二府”之一。长官枢密使一般由文人担任,宰相可兼任,其可以掌握虎符,秉皇帝旨意调动军队。下设“都承旨”和“副都承旨”,也基本都是文人,主要负责召宣旨意,传递院务信息。由此可见,北宋初期的枢密院
A.体现了“崇文抑武”的制度设计B.行政效率提高分工比较明确
C.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君主的专权D.与中书门下形成了制衡机制
2021-05-25更新 | 1074次组卷 | 15卷引用:【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分层训练(全国通用)-解密03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据《石林燕语》载:“本朝太祖始以赵中令独相,久欲拜薛文惠公等为之副而难其名,召学士陶谷问:‘下丞相一等有何官?’谷以‘唐有参知政事’对,遂以命之。”参知政事任期情况表(局部)(北宋可考的参知政事共有87人),结合材料信息,以下对于参知政事的认知正确的是:
具体人员任职时间任期
薛居正乾德二年四月至宝六年九月9年5个月
刘熙古开宝五年二月至开宝六年五月1年3个月
李穆太平兴国八年十一月至雍熙元年正月2个月

①参知政事经历了唐朝至宋朝的变迁
②北宋参知政事的任期未有明确规定
③北宋参知政事作为副丞相总理财政
④任期无定期是北宋皇权加强的表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1-05-17更新 | 362次组卷 | 5卷引用:【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分层训练(全国通用)-解密03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9 . 北宋时期,可考的87位参知政事的平均任期只有30个月,其中任职时间最长的为9年5个月,任职时间最短的只有1个月。这一现象表明
A.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不断加剧B.官僚机构行政效率显著提升
C.中枢运行机制存在严重缺陷D.通过人事任免皇权得到加强
2021-05-14更新 | 1726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宁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公元964年春,宋太祖赵匡胤为宰相赵普置副,以枢密直学士、兵部侍郎薛居正、吕余庆兼任参知政事,不宣布诏令、百官朝会不领班、不掌印、不升政事堂。这表明宋初参知政事的设置
A.改变了宰相位高权重的地位B.有利于中枢机构日常政务的处理
C.形成“二府三司”行政体制D.使宰相数量不断增多分散了相权
2021-05-13更新 | 621次组卷 | 17卷引用: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纲要上-2023届高三一轮必做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