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举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书有关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记述

记述

出处

“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者,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其爵名:一为公士,二为上造……十九关内侯,而是为彻侯。”

《史记·秦本纪》

汉武帝即位后,“诏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才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自炫鬻者以千数。”

《汉书》

“先时国家始制九品,各使诸郡选置中正。”

《三国志·魏志》

材料二   隋唐在官吏选拔上最大的贡献是创建了科举制。科举制为自我推荐,即史书所谓的“怀牒自举”,以考试定取舍。唐代能够参加科举考试的有两种人:一是由中央到地方各级学校的在读生员,二是身家清白符合报名条件经州县审查合格的普通百姓。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三者记述的选官用官制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唐科举制创建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指出,人民的自由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不受政府干预的自由和进入政府的自由,从后一个层面上说,中国古代的人民是享有一定的自由的。该结论的依据是,中国古代(     
A.人民能够享有基本的人身自由B.科举制度增强了阶层的流动性
C.经济发展使商人地位不断提高D.儒家思想鼓励政府民主和开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是据学者对唐代、五代、两宋宰相出身的文献进行研究所做的统计表。下表反映了(       

唐代

369位宰相中出身士族的约占65.8%

五代

46位宰相中,55.8%出身进士,约11.6%为吏职出身,约9.3%为幕僚出身,约7%为行伍出身,约2.3%为五经出身,门荫约占4.7%、荐举占4.7% ,养子、外戚均占2.3%,由身不详者3人

两宋

北宋宰相72人,63人出身进士,占总数87%强;南宋宰相63人,48人由身进士,占总数76%强
A.世卿世禄现象逐渐消失B.宰相整体政治素养得到了提升
C.封建官僚出身的多元化D.科举逐渐成为入仕的主要途径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秀才、孝廉从州郡中选拔出来后,在中央接受考试,考试成绩获得中正的承认后,成为乡品。大体上成绩甲等转换为乡品二品,乙等为三品,丙等为四品。他们经过艰难的考试,好不容易才获得乡品四品。而另一方面,世家子弟因清谈而活跃于社交界,唾手便获得乡品二品。结果,孝廉制度被包括于九品官人法之中,与其说是选拔人才,不如说是压抑人才,成为只有下层士人参加的选举。这样,九品官人法成为贵族运作的且只对现有贵族阶级有利的制度。

——摘编自宫崎市定《九品官人法研究:科举前史》

材料二 随着门阀制度腐朽性的暴露,国家为了加强对地方社会的控制,必须有强力的官僚队伍支持和相应的选拔手段。州县长官不得辟署属僚,其任用权收归中央,中央吏部不断将大批有任官资格的人掌握在自己手中。隋大业初年,科举制应运而生,直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终止,影响中国社会长达1300年。科举制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人才选拔制度,能把不同阶层的精英分子源源不断地吸纳到统治层内,统治基础不断扩大,官僚体系也获得了有效的代谢机制。为了改变自身和家族命运,越来越多的人走上“识字一读书一考试”的道路,社会整体文化水平由于百姓识字率的上升而相应地得到提高。比较偏远的云贵地区,其文化层次无法与先进的江南地区相比。中央政府基于这种发展的不平衡性,为保证相对落后地区文化的继起和发展,采取分区配额制,保证偏僻地区的权利和机会。

——摘编自牛建强《科举制是如何产生的》


(1)根据材料一,概括九品中正制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弊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举制产生的背景及其积极作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隋文帝认为九品中正制选官弊端太多,代之以分科取士的新办法。隋炀帝时,正式创立科举制,这客观上(   
A.排除世家子弟入仕B.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
C.促使特权垄断出现D.提升了官员道德水平
2021-10-14更新 | 306次组卷 | 4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宋代,实行特奏名制度。在科举考试正式录取之外,录取数次应举不中的老年士人,他们与正式录取的士人享受同等待遇。这一制度
A.保障公平根治选人不当B.完善科举严格考试程序
C.传播理学促进教育发展D.笼络士人扩大统治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科举制虽然在清末才被彻底废除,但从唐朝到清末间有代表性的科举存废之争就有过六次。这表明
A.封建社会的选官制度具有很强的随意性B.科举制的公平公正最终得到了社会认可
C.封建统治阶级争权夺利的斗争日趋激烈D.科举制有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一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唐代科举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考生还要向礼部或达官贵人投献自己的代表作,称为“投卷”。杜牧把《阿房宫赋》投给太学博士吴武陵,由其推荐给东都试官,最终以第五名中举。这体现了唐代科举制
A.兼顾文化水平和行政能力B.受到传统选官制度的影响
C.基本杜绝了高分低能现象D.没有打破社会阶层的固化
2021-05-09更新 | 1052次组卷 | 16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