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举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宋太祖担心吏部铨选唯用资历,特诏令吏部将官员中历任考核成绩好且无过失、可以提拔的人,选中书省引验以闻。宋太宗曾亲自接见官员,观其有特殊才能的破格提拔,后又顾虑有的因缘矫饰,因此诏令先送中书门下,考其履历。这表明宋初(     
A.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B.选官制度尤为严格
C.官员升迁以品评为主D.选用官吏较为审慎
2022-12-23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下图是唐代宪宗(806-820年)至懿宗时期(859-873年)宰相及进士出身的宰相人数统计图(单位:人)。这一统计可用于说明,唐代后期(     
A.中枢官员政治素养得以提升B.科举出身者居官僚队伍主体
C.统治者的理政水平逐渐下降D.科举是高级官吏的重要来源
论述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科举制废除前后的几种论述(下表)。

论述出处
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同人品之贤否,是以暗中撰索,最足为世诟讥。袁世凯等《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1905年)
19051015
下诏停止科考,士心散凑,有子弟者皆不作读书想。别图他业,以使于弟为之,世变至此,珠可畏惧。
1918829
自科考既停以后,改设学堂,几入校读书者,均称学生,所读者,皆教科书,至十三经,全行废除,禁止不读,最重洋文洋字:虽无秦始皇而较樊书坑儒尤甚
刘大鹏(清末民国时期山西的一位乡绅)著《退想斋日记》
根据材料论述,就科举制的存废提出一个有价值的历史问题并阐释自己的见解。(要求:问题具体,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晚唐五代时期,在完善科举考试监督体制方面,除中书门下省的复核和复试制度之外,中央采取了其他措施来保证科举的公平,如中晚唐五代科举考试实行锁院制度。此外,在唐前期科举制度刚施行时,就有相关法律做保障,而且该法律确实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执行。中唐以后,中央对科场违纪的惩治明显增强。中晚唐明确规定,由御史台对科举考试进行监察。御史台专门负责执行锁院任务,监察考官、举子的违纪行为,查办科场案件和相关纠纷。

——摘编自金滢坤《论中晚唐五代科举考试的复核、复试及监察制度》

材料二   宋承唐制,并对科举进行了整顿与改革,使之更加完善。且宋朝皇帝十分重视选拔文士治国,所以科举取士至宋时达到了极盛。两宋进士科共开118科,录取进士42000余人,是中国历代取士最多的王朝。开宝六年(973年),宋太祖在讲武殿亲自主持进士科考的复试,从此确立了殿试制度,使“及第”(考中录取)之人都成了“天子门生”。此后形成了乡、省、殿三级考试。到嘉祐二年(1057年),宋仁宗下诏“进士殿试,皆不黜落。”自此,凡省试合格,殿试就只有名次之别而皆成进士了。为杜绝请托舞弊之风,宋淳化三年(992年)以后,相继建立起锁院、糊名、誊录、磨勘等制度,从而把科举考试基本上建立在了公平竞争的基础上。

——摘编自马茜华《中国古代选官主导方式演变述论》


(1)根据材料一,归纳唐朝和五代时期完善科举考试监督体制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科举制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据统计,唐代政府放榜总数为266榜,取士总数为6603人,年均取士为23人;而两宋时期放榜总数为130榜,取士总数为110000人左右,年均取士340人。相比于唐代,两宋
A.统治时间更为长久B.读书人素质比较高
C.统治疆域不断扩大D.治国理念有所不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学者鞠佳认为:中国延续数千年的历史中,有四次人文主义热潮(如表),其中第三次热潮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第一次,商周时期——从“神”到“人”
第二次,魏晋时期——从“礼教”到“个性”
第三次,唐宋时期一一从“门第”到“平民”
第四次,晚明时期——从“道德”到“功利”
A.儒学的复兴B.国家的统一C.科举制普及D.民族的交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科举制的出现,使社会下层知识分子,也能通过刻苦攻读金榜题名,进而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这便在资源稀缺的封建时代形成了一个重要的缓冲带。这表明科举制
A.加强了中央集权B.结束了贵族特权C.促成了读书风尚D.推动了阶层流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唐朝刘禹锡诗曰:“礼闱新榜动长安,九陌人人走马看。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自吟白雪诠词赋,指示青云借羽翰。借问至公谁印可,支郎天眼定中观。”这首诗描写的是
A.分封制的等级规定B.科举考试后的盛况
C.察举制选才的程序D.长安城的节日气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由于等级制度森严,尊卑分明,兼之小农经济下人们安贫乐道,安土重迁,因此社会成员的垂直流动很少。对中国古代社会成员的垂直流动起明显加速作用的是
A.郡县制B.世官制C.科举制D.察举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科举制在朝鲜影响之大,仿佛中国,至视为“我国公道,唯在科举”。越南推行科举制长达844年之久,仅次于朝鲜。由此可知,科举制
A.在朝鲜推行时间最长B.推动了中华文明传播
C.在世界各国普遍实行D.打破了士族垄断局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