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举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表可知,清代湖北地区
清代湖北部分地区进士和书院分府统计表(     
府名进士人数占全省比率/%书院数占全省比率/%
武昌265212011.5
汉阳28422.5126.9
黄州33526.54023
德安937.484.6
安陆1199.4179.8
襄阳221.7158.6
郧阳60.584.6
荆州1088.6105.7
荆门171.3137.5
宜昌40.3158.6
施南90.7169.2
总计1262100100100

A.书院制度推动私学发展B.书院教育存在地域差异
C.官府重视对人才的培养D.进士培养水平全国领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研究发现在唐代有案可稽的78名状元中,出身三品及以上(包括宗室)或历代名人之家的就有56人,占76.7%;四品及以下官僚家庭出身的有11人,占15.1%;寒门出身的只有6人,占8.2%。这反映出当时
A.与察举制的选官方式相同B.上层社会具有入仕优势
C.科举制录取名额受到限制D.科举制消融了阶级差别
2022-06-27更新 | 235次组卷 | 30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有色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5月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明代学者丘浚在《大学衍义补》一书中对唐朝吏部“身、言、书、判”的选官标准有如下论述:“若其于身必取其丰伟,于言必取其辩证,则晏婴之貌不扬,裴度之形短小;周昌之期期,邓艾之口吃,皆在所弃矣。”这表明该学者
A.赞同唐朝科举选官标准的合理性B.全盘否定晏婴裴度周昌邓艾等人
C.猛烈批判明朝实行的八股取士制D.认为唐朝吏部选官存在不公正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唐朝“以诗取士”仅靠考场短暂比试存在一定不足,唐玄宗天宝年间礼部侍郎韦陟针对性地采取纳卷和行卷措施,纳卷即考生自己把优秀作品交纳给主试官先行过目;行卷即考生把作品托社会名流向考官推荐,从而增加及第的希望。据此可知唐朝
A.科举制形式主义流弊严重B.文学水平决定了选官质量
C.选官制度存在诸多腐败性D.科举制在发展中适时革新
2022-05-27更新 | 955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2届高三新高考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表是清代湖北部分地区进士和书院分府统计表,据如表可知,清代湖北地区
府名进士人数占全省比率%书院数占全省比率%
武昌
汉阳
黄州
德安
安陆
襄阳
郧阳
荆州
荆门
宜昌
施南
总计
265
284
335
93
119
22
6
108
17
4
9
1262
21
22.5
26.5
7.4
9.4
1.7
0.5
8.6
1.3
0.3
0.7
100
20
12
40
8
17
15
8
10
13
15
16
100
11.5
6.9
23
4.6
9.8
8.6
4.6
5.7
7.5
8.6
9.2
100

A.书院制度推动私学发展B.书院教育存在地域差异
C.官府重视对人才的培养D.进士培养水平全国领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仁宗时,国子监学生郑獬颇有才气,但在国子监解送优秀生员参加会试时只名列第五。他为此大发牢骚,把自己比作麒麟,把主司比作驽马。后来,郑獬参加殿试,这位主司又担任考官,把一份卷子误认为郑獬所作而加以斥逐。拆封之后,郑獬却以第一名及第。由此可以得出
A.科举改革断绝了考官徇私舞弊之路B.郑獬的及第得益于王安石变法
C.北宋在殿试时实行了糊名考试制度D.取解试时达官贵人可以“公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东汉顺帝阳嘉年间(132年-135年)下诏:每年从地方各郡推荐的孝廉,要集中到京城洛阳考试,“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即来自儒生者要考各派的儒家经典解释,来自文职吏员者要考各类公文写作。这是以国家名义集中进行的每年分科考试的萌芽,这一历史现象较适用于研究
A.皇帝征召制的产生B.科举制产生的渊源
C.九品中正制的没落D.八股取士制的僵化
2022-05-09更新 | 22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高三5月第二次限时训练(四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师爷”之名,起自明,盛于清代,是帮助官员办理事务的文人学士。因师爷为幕主出谋划策,参与机要;起草文稿,代拟奏疏;处理案卷,裁行批复;奉命出使,联络官场等特殊身份,故府内衙役、仆从尊主官为“老爷”,其宾友为“师爷”。由此可以看出
A.师爷逐渐取代了主官的职责B.明清时期八股取士的严重弊端
C.师爷的出现带来明清冗官现象严重D.师爷参与政务处理削弱了中央集权
2022-04-22更新 | 598次组卷 | 10卷引用:湖北省2022届新高考考前冲刺卷(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魏晋南北朝时期一般实行的是“身份内婚姻”和“等级内婚姻”。但是到了唐朝中期,“文章、人物、门第”成为了士人仕宦、婚姻的标准。这种变化体现了(       
A.科举制对婚姻观的影响B.世家大族势力受到重创
C.社会生活的世俗化倾向D.唐朝婚姻走向自由平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图反映了唐代前、后期入仕方式比重的变化。这说明唐朝
A.贵族的特权持续扩大B.选官制度功能不断弱化
C.阶层流动性逐渐增强D.地方割据势力日益强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