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举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门阀士族经历了一个由不断衰落直至衰亡的历史发展过程。其衰落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经济特权的丧失,衰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文化优势的丧失。其中“文化优势的丧失”是由于(     
A.民间私学的兴起和发展B.汉初黄老之学的推广
C.九品中正制的全面实施D.科举制的创立与发展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材料  有同学按时间先后顺序将“中国古代的主要选官制度”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整合:

序号名称表述
世官制主要实行于先秦时期;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该制度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九品中正制实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予官职;该制度以门第作为选官主要依据,为士族政治的实行提供了制度保障,不利于中央集权。


参照①③,结合所学知识完成②④的表述。
2022-03-17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部分达标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唐太宗时期,将科举与做官直接联系起来;武则天增设武举,扩大了科举的范围;唐玄宗时期,扩大人才队伍的来源,使得平民有更多机会进入科举考试。据此可知,唐代
A.门阀士族已经消亡B.官僚机构重叠庞杂
C.统治基础逐步扩大D.考试程序日趋完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择吏》诗云:“一从择吏靠私人,便有名门万石君。……哪处没存宫暗宠,谁家不借祖余熏。”从这首诗反映的情况可以推知
A.贵族世袭政治加剧了诸侯割据B.地方推荐人才使官员道德水平低下
C.阶层固化倒逼考试选官的推行D.才学成为当时官员选拔的唯一标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简答题 | 较易(0.85) |
5 . 分析科举制度持续运行千年之久的原因。
2022-02-11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等级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中国人生活的明与暗》一文中写道:“(隋唐以后)中国人笃信教育,不论是高官还是平民,是富人还是穷人……因为受教育是通向由政府给予荣誉与金钱的正统之路,而且它也是使得驰骋于青年人头脑中的狂热野心得以最后实现的一种方式。”这一现象
A.使兴学重教成为社会风气B.促进了文化广泛传播和发展
C.推动了私学合法地位确立D.堵塞了门阀贵族人任的途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科举制自隋创立以来不断发展和完善,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约1300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科举制的生命力主要体现在
A.体现公正有利社会流动B.有利中国民族心态形成
C.历朝历代不断发展完善D.能为朝廷选拔实用人才
2022-01-26更新 | 36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西北四校2022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在中国古代,士人通过经商致富,通过科举做官,通过购买土地成为地主,从而形成官僚、地主、商人三位一体。这一现象
A.促进商品经济稳定发展B.商人社会地位提升
C.传统社会的进一步巩固D.市民队伍不断扩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唐代科举考试试卷不密封,主考官决定是否录取时;既看考生的答卷水平,也可以参考考生平时的作品和声誉,如举子平时所作诗文卷轴向礼部交纳的“纳省卷”,在社会、政治、文坛上都有地位的人向主考官推荐的“通榜”等。唐代科举的这一录取原则
A.反映了唐代科举制度的完善B.加强了士族对政权的控制
C.体现了科举取士的公平公正D.利于对参考考生全面考察
2022-01-03更新 | 604次组卷 | 17卷引用:新高考八省(市)2022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唐天册万岁二年(696年),考功员外李迥秀知贡举,对传统士族清河崔氏的应举者说:“清河崔郎……出身处可量,岂必要须进士?”将其“再三慰谕而遣之,闻者大噱(笑)焉”。这反映了当时
A.科举考试已经成为最主要入仕途径B.科举制冲击了重视门第的传统观念
C.科举制度促进了社会阶层剧烈变动D.思想观念与政治制度变革相互影响
2021-12-29更新 | 257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2022届高三上学期备考诊断联考(一)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