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举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梁启超说:“世界万国中行此法最早莫如我……自此法行,而我国贵族寒门之阶级永消灭;自此法行,我国民不待劝而竞争于学”。梁启超所说的“此法”(     
A.正式形成于隋文帝时期B.唐朝时从四书五经中命题
C.宋朝时“取士不问家世”D.明清分初考、再考与通考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唐书》所记载的830名唐代进士中,丘族子弟达589人,占总数的70.96%;小姓约109人,占13213%;两者合占84.10%,寒素家子弟132人,仅占总数的15.9%。这表明,士族子弟在九品中正制瓦解后,在门阀势力屡遭压抑和打击的情况下,纷纷涌入科举行列,并凭借其深厚的家庭文化素养、家学传统及社会关系基础,在科举考试中获得极大成功。

材料二   唐朝一直规定“工商杂类不得预于什伍”。唐后期,工商杂类入仕情况已出现,但制度上的限制仍未取消。北宋明确取消了这一限制,使过去一直被排斥于仕途之外的“工商杂类”子弟和边远地区的士人都有了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机会,可以说,到了宋代,科举取士几乎已无任何身份上的限制了。像唐代那样“或父子相继居相位,或累数世而屡显,或终唐之世不绝”的世家豪门在北宋已基本上消失了。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陈秀宏《科举制度与唐宋士阶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科举的特点及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科举制的变化及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元代科举在各考场均设置考试官、监视官、封弥官、誊录官以及有关的工作人员;主办机构的各个部门相互监督;入试举子除允许带指定的文典外,其余的书籍、文字一律不准带入。其意在(     
A.确保考试公平公正B.树立元政府良好形象
C.防范官员徇私舞弊D.选拔有真才实学官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初,由朝廷临时任命主考官,改变知贡举一般多由礼部侍郎出任的做法,称权知贡举,为了分割其权,后又增设权同知贡举若干名,以后成为制度。宋太祖时,知贡举官虽然并不固定人选,但每当朝廷任命之后,并没有立即隔离,他们在主持考试之前仍有足够的时间接受请托或授受贿赂,因而往往发生徇私舞弊的现象,甚至引起落第士人的诉讼。据《宋史·选举志三》记载:“初立四门学,自八品至庶人子弟充学生,岁一试补。差一学官锁宿,弥封校其艺,疏名上闻而后给牒。”此举得到太宗皇帝的赞赏,“后遂为定制”。宋真宗时两次下诏,重申这项制度。为了加强对主考官的监督,又进一步规定,负责各类发解试的考官,也得与知贡举一例锁宿。锁宿制度规定:各级主考官员一经受命,立即和外界隔离,就是家人也一律不得见面,直到考试结束。其锁宿时间一般为一个月,若事情没有办完,就适当延长。

——摘编自崔勇、丁建军《宋朝科举考试制度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实行锁宿制度的原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实行锁宿制度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填空题 | 容易(0.94) |
5 . 科举制度的废除
(1)原因:西学的传播和洋务运动的开展。
(2)废除:1905年,清政府下诏自1906年起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停止,至此,__________最终被废除。
2022-09-24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21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必考知识清单与考点演练(统编版)
填空题 | 适中(0.65) |
6 . 科举制度的废除
(1)1898年,清政府加设____特科,选拔经时济变之才。在____等人的建议下,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
原因:____的传播和____的开展。
(2)1901年,清政府实行____,通令各省书院一律改为大学堂,各府、州、县学改为中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
(3)____年,光绪帝诏准袁世凯、张之洞等人的立停科举之奏,决定自1906年起,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停止,并令学务大臣迅速颁发各种教科书,城乡各处遍设____,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0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____
2022-09-15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知识手册】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一二三)
22-23高一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容易(0.94) |
7 . 制度创建对后世影响深远,如________
2022-08-20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容易(0.94) |
8 . 科举制(隋唐—清末)
(1)背景:随着士族的衰落,____制无法继续。
(2)发展历程
①创立
A.隋朝建立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____的方式选拔官员   
B.隋炀帝时,始建____,科举制度形成。
②发展
A.唐太宗增加了____,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B.武则天扩大____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____
C.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____的地位
(3)影响
①出身社会____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
②提高了官员的____
③加强了____
2022-08-20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上册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知识手册】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下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表可知,清代湖北地区
清代湖北部分地区进士和书院分府统计表(     
府名进士人数占全省比率/%书院数占全省比率/%
武昌265212011.5
汉阳28422.5126.9
黄州33526.54023
德安937.484.6
安陆1199.4179.8
襄阳221.7158.6
郧阳60.584.6
荆州1088.6105.7
荆门171.3137.5
宜昌40.3158.6
施南90.7169.2
总计1262100100100

A.书院制度推动私学发展B.书院教育存在地域差异
C.官府重视对人才的培养D.进士培养水平全国领先
2022-07-23更新 | 283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期中期末复习备考必刷题(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唐朝科举中允许士子向主考官自荐。宋朝选官考试实行了糊名、锁院、誊录等制度,对于世家子弟的应试者更加严格管控,甚至还要加试。由此可见,宋代科举(       
A.注重选拔最优秀人才B.防范世家子弟进入仕途
C.更加强调公平与竞争D.旨在防止考场徇私舞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